抵达机场时已经是傍晚,作为学校首批赴法交流师生,这趟旅行对于我们一行十六人来说显得既陌生又新奇。昏沉的暮色中,我们乘着机场大巴一路驶往阿尔萨斯学校,城市的灯光氤氲着薄暮的寒风显得格外温和。我们的法国文化之旅就此开启。
对我而言,走近并触碰另一种文化,特别是置身于这种文化的真实情境中去感受是中学学习生活中一段快乐、有趣又难忘的经历。
很快,我和我的partnerViver就见了面,他热情地迎接我回家。在路上,Viver告诉我,他们家在一栋有五百年历史的古宅中,位于著名的文化街区——左岸。虽然楼道有些陈旧,但是他们家里却布置得既有古典情调又干净整洁。夜幕降临,为迎接我的到来,家中历经数百年的壁炉里燃起了柴火,我和他的兄弟们很快就打成一片。
感恩节的周末行走在左岸(LaRiveGauche),一个集中了咖啡馆、书店、小剧场、画廊、美术馆、博物馆的文化圣地,随意推开一间咖啡吧的门,或许就意味着和海明威隔空握手,与毕加索一起品茗着温润的热咖啡;轻触案几上的台灯开关,仿佛可以看见昨日的萨特在此灯下奋笔疾书,倚着窗棂遐想着恩来是否曾在此停留。此时,巴黎只留下一片静谧。
节后的第一个工作日,我们十五个高一学生步入阿尔萨斯学校的日子。我们受到了阿尔萨斯学校潘石校长的热情接待。据校长介绍,这所学校有着悠久的历史,从小学到高中,不同年龄的学生共享一个校园,中文教学历史长达六十年。与法国的其他学校一样,他们推行小班化教育。之后的四天里,每天和VIVIER步行约20分钟去学校上法国文化和历史课,还有体育课,在这里聆听着法兰西的史歌。
随着时间的推移,我渐渐发现相望在大陆两端的国家有着极多的差异。诸如生活习惯、作息方式的不同。但是这些并没有影响我对法国的认知。
巴黎经过的千年岁月中,一座座宏伟的建筑拔地而起,有的至今悄然伫立,有的在次次动荡中化为灰烬。从市中心到郊区,从圣米歇尔大教堂、巴士底广场直到凡尔赛,它们悄悄叙述着曾经的故事。我明白,巴黎、法国的文化、文明就像已经存在了数千年之久的华夏文明一样,不但有深厚的文化底蕴还会一直延续下去。
美好的时光总是那样短暂。随着了解的日渐深入,我对这座城市的感情也越来越深。然而,回国的日子终于还是来了。临行前,我和VIVIER一家告别,和阿尔萨斯学校的师生告别,并邀请他们到中国旅行。回去的路上,这几天的生活像电影一般浮现在我的脑海中,我开始意识到这次法国之旅对我们来说,不仅是难忘的经历,更是一种对巴黎深深的眷恋。我想,法国,巴黎,我会回来的!
撰稿人:学军中学紫金港校区高一(2)班马沛然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