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葵薯ldquo山寨版rdquo

它外形柔韧,但长长的身躯里藏着极擅攀爬的超能力;它的绿叶是装饰园林的佳品,却也有使旁物窒息的能力,甚至能摧毁树林;它的花朵堪称活色生香,然而,鲜有人见过它的种子;它被一些国家和地区视为洪水猛兽,《中国第二批外来入侵物种名单》就有它的身影,但它又被某些国家看作医药资源乃至餐桌上的菜肴。它就是来自南美洲的藤本植物落葵薯。

落葵薯的花朵白色而细小,盛开时,众多小花纤细弯垂,别有一番风姿,且香味怡人。

此三七非彼三七

落葵薯(Anrederacordifolia)在国内又叫藤三七、藤子三七、土川七、洋落葵,是落葵薯属(GenusAnredera)植物。它的属名Anredera源于西班牙语Enredadra,意为缠绕或攀爬的杂草;种名cordifolia则指心形的叶子。它是一种常绿大型藤本植物,长可达10余米,在地上蔓延开来占地可观,遇到树木则攀援而上,甚至能爬到40米高处。它的根状茎比较粗壮,叶子呈卵形,前端急尖,基部为圆形或心形。它的花朵白色而细小,花柄只有约2毫米长,但盛开时,众多小花纤细弯垂,别有一番风姿,且香味怡人。乳白色﹑密集的长花串,可达30公分长,形似绵羊的小尾巴,因此别名为Lamb’stail(羊羔的尾巴)。虽然它有雄蕊及雌蕊﹐但很少经传粉而结子。

落葵薯的一大特征,是根状茎上长出大量形状不规则的疣状块茎,看起来和我国著名的中草药“三七”相似度极高,所以民间常称之为“藤三七”。三七属于五加科植物,仔细对比可以发现,三七的主根有圆锥形也有圆柱形,顶端有茎痕,周围有瘤状突起,断面灰绿色、黄绿色或灰白色,尝起来苦中有甜。而藤三七属于落葵科植物,块茎呈圆柱形,通体有多个大小不等的瘤状芽突起,断面发白,经水煮后断面变成黄棕色,味道微甜,嚼起来发粘。购买三七的朋友们一定要细心甄别,不要买到“山寨版”的三七。

据《中国第二批外来入侵物种名单》的介绍,落葵薯“在我国一般不结果”,这也就意味着种子少。上世纪末,人们在澳大利亚昆士兰州东南部发现,当地有5%以上的落葵薯干枯花朵中,包裹着能够发芽的种子。学者们据此推测,在理想的环境与气候条件中,落葵薯可以结果并发芽。落葵薯种子少,却传播势头迅猛,成为我国的入侵物种,靠的是什么绝招呢?

三七和落葵薯,落葵薯的地下块茎晒干后和三七相似度很高。(左上为落葵薯)

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州技术人员在落葵薯入侵地放养甲虫

一平方米能长个

落葵薯的原生地在南美洲的玻利维亚﹑巴拉圭﹑乌拉圭﹑巴西等地,如今其足迹已经遍布除南极洲以外的其他大洲。这其中,人力传播帮了不少忙。因为它的叶片油润亮绿,花朵浓密,用来装饰篱笆、绿化矮墙,颇有观赏价值。出于美化生活的需要,近代以来,它随着人类的航船走向全球各地。大约在20世纪初,落葵薯被引入夏威夷和克罗地亚。上世纪50和60年代,落葵薯被引入澳大利亚的昆士兰州和新南威尔士州。

20世纪70年代,它被引入中国大陆,目前已在重庆、四川、贵州、湖南、广西、广东、云南、香港、福建等地逸为野生。落葵薯曾在贵州地区各民族聚居村寨周围表现出扩大蔓延的趋势,入侵旱地、荒地、自然草地、草坪、果园、森林及公路两旁,单一优势群落面积从几平方米到几十平方米,局部覆盖度达%,严重危害本土植物,破坏生态环境。

落葵薯的块根、珠芽、断枝都能繁殖,主要依靠大量的疣状块茎进行无性繁殖,块茎滚到哪里,就在哪里落地生根。它的块茎存活能力极强,即使在藤蔓被切断5年后仍然有发芽的能力。它的藤蔓生长神速,一周最快能长1米,一个生长季节能长3到6米。在它长期盘踞的地带,数量惊人的块茎在地下能够汇成足球般大小。国际农业和生物科学中心(CABI)称,有记录证实,落葵薯块茎的数量在某些地区每平方米的土壤中有个之多,藤蔓被处理后15年仍能“死灰复燃”。

在分布上,落葵薯的成长分布区涵盖了从热带、亚热带到温带的广大地区,它对气候、温度和湿度不太苛求。而且落葵薯的自然天敌极少,这就更为它的强势蔓延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

需要注意的是,落葵薯并非在哪里都被视为入侵者。国际农业和生物科学中心提供的资料表明,日本就不将其看作入侵物种;欧洲、北美、中美洲和加勒比海一带,没有国家视它为入侵物种。不过,在非洲,塞内加尔和南非把它列为入侵物种;在南美洲,它被智利拉进了入侵物种黑名单里;在大洋洲一带,除了新喀里多尼亚地区,其他国家和地区都视其为入侵物种。落葵薯到底干了啥而落得这般恶名昭彰呢?

南非一处被落葵薯覆盖的树丛,被覆盖的林木基本难逃一死。

窒息大法让森林崩溃

入侵物种有很多共性,它们在落葵薯身上也有体现。比如,落葵薯具有明显的垄断生存资源的倾向,以及化感效应,会抑制周边农作物的生长。由于枝叶的密集覆盖和蔓延,被落葵薯疯狂纠缠的其他植物往往因为缺乏阳光难以光合作用而死去。在许多森林地区,落葵薯的这种窒息手段造成大片森林的崩溃,有人称其为“革命草”。正因如此,太平洋岛屿生态系统风险评估(PIER)称落葵薯有“高度风险”。

澳大利亚显然是落葵薯的重灾区。年,澳大利亚研究了种引进植物对环境的威胁,把其中种列入了重点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numeiaa.com/ddts/4740.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