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身斗篷突破Dota2中AI击败人类

盘点

6/25-7/1改变未来的科技趣闻

全文共字,阅读约5分钟

1

脑瘤病毒疗法重磅突破

??

6月26日,《新英格兰医学杂志》(NEJM)上的一篇论文称,杜克大学癌症研究所的科学家们采用的一种突破性的病毒疗法显著延长了胶质母细胞瘤患者的生命——历史数据显示其3年生存率只有4%,经过病毒治疗后猛增5倍,达到了21%。研究人员使用的是一种经过改造的脊髓灰质炎(俗称“小儿麻痹症”)病毒,能对肿瘤细胞选择性地入侵并进行复制,最终导致其裂解。61名患者经治疗后,有8名保持病情稳定,其中2名脑瘤已完全消失(下图显示其缩小过程),整体安全性表现良好。团队将在2期临床试验中,将这款病毒疗法与现有的化疗进行组合,治疗复发性胶质母细胞瘤。

网友:脊髓灰质炎病毒的应用充分说明,没有绝对的坏人,只要加以适当的改造和约束。

2

首个中国自主研发的抗癌药将上市

??

结直肠癌是全球第三大癌症,大部分患者诊断时已是中晚期,一旦一线和二线化疗失效,可选的三线治疗方案非常有限。6月26日发表在《美国医学会杂志》(JAMA)上的一项研究称,首个从发现到上市申请都在中国完成的抗癌药“呋喹替尼”(Fruquintinib)在III期临床实验中,将结直肠癌患者的中位生存时间延长43%,疾病中位无进展生存期延长%,为目前国际同领域的最大延长期,并且安全性良好。该研究由医院李进教授和中国医院秦叔逵教授共同领导,医院、和记黄埔医药与礼来制药等全国28家研究机构参与完成。作为转移性结直肠癌的三线治疗方案,该药有望在年底获批上市。

小WE姐:JAMA是四大顶尖医学期刊之一,此前从未发表过中国研发的抗癌药——国内新药绝大多数都是仿制药。这个团队花了12年自主创新研发,真心不容易啊。

3

哈利·波特的隐身斗篷指日可待?

??

现有的大多数隐身设备,只有当物体被一种颜色的光线照射时才能完全隐藏,然而太阳光等大多数光源都是宽频的(包含多种颜色),因此无法在日常生活中实现。据《每日邮报》6月29日报道,加拿大国立科学研究院设计的“光谱隐身斗篷”(spectralinvisibilitycloak)方案,首次可以隐藏真实的宽频光线照射下的任意物体。设备由色散光纤和时间相位调制器这两个电光元件组成(如下图),可重新设置宽频光线中的不同颜色,通过匹配掩盖物体反射所需的颜色而使其“隐身”。例如,如果物体是绿色的,它会将绿光转换为蓝光以掩盖绿色物体的存在。一旦光线穿过物体,设备就会将光线恢复到原始状态,从而检测不到干扰。该突破不仅克服了现有隐身技术的缺点,而且可以应用于感知、通信、信息处理等多个领域。研究结果已发表在Optica上。

小WE姐:这项研究是实现“隐身斗篷”的重要突破,不过目前只适用于单一方向的照射,如何让物体在任意方向的光线照射下都能实现隐身,还需要进一步攻克

4

AI在Dota2五对五团战中战胜人类

??

AI在棋类游戏上战胜人类之后,继续向多人在线战术竞技游戏进军,其团队协作及不完全信息博弈中长时间的复杂决策是更高难度的挑战。6月25日,OpenAI宣布,通过强化学习训练出的OpenAIFive系统(5个神经网络),在Dota2的5V5团战中首次击败了人类业余高手,平均天梯分数超过分。该AI系统通过不断的自我对战进行学习,过程中不使用人类数据,每天加速完成年的游戏量。相比人类玩家,AI反应速度只需80毫秒,每分钟完成~次操作,并可及时获取精确的数据,但更重要的是,在此次实战中5种算法组队,展现出了强大的团队合作能力,甘愿为更大的利益牺牲一条车道或放弃某个英雄。OpenAIFive将在8月的TheInternational大赛上挑战顶级职业战队。

小WE姐:尽管这次获胜是在一些限制条件下取得的(只能用5位选定的英雄,不能插眼、没有肉山、没有隐身能力、不能使用召唤和幻象等决策更复杂的操作),但依然是一个令人兴奋的里程碑,AI的进化速度惊人,并且展现出协作型AI的潜力,期待未来在城市交通、物流系统中的实际应用!

5

岁后,死亡率反而减缓?

??

人类的寿命有极限吗?死亡率是否会随着年龄增加而持续升高?这样的问题一直争论不休。6月29日,Science上发表的一项研究称,加州大学和罗马大学的研究人员在分析了-年意大利岁及以上的老人(共位)的生存情况后发现,65到80岁之间死亡率呈指数增长,但岁后死亡率的增长开始减缓并到达一个平台期(下图),显示出人类的寿命目前并没有固定的限制。该数据来自意大利国家统计局,是迄今为止关于人类极限年龄的最好的数据资源。研究人员认为,该趋势可用突变累积和遗传负荷的年龄效应来解释:自然选择无法淘汰衰老相关基因,因此与年龄相关的有害突变不断累积,并且随着年龄增长逐步发挥作用,导致死亡率不断升高。不过,在到达一定年龄后,这些因素的作用会完全显现,死亡率也就不再继续升高了。

网友:我想向天再借五百年,以验证理论的准确性

6

新喀里多尼亚乌鸦能靠记忆制作工具

??

新喀里多尼亚乌鸦能用枝叶制作小棒等工具,其中一些特殊的工具设计在不同地区的乌鸦中传承了几十年,并且还在不断优化。这种能力从何而来?有一种假说是,乌鸦可以通过使用或观察别的乌鸦的工具,记住该工具的设计,从而再造出属于自己的工具。6月28日发表在ScientificReports上的一篇报告为这种假说提供了证据。英国剑桥大学的研究人员对8只乌鸦进行训练,让它们把纸片放入自动贩卖机,如果放对指定大小的纸片,就能获得奖励。接下来,研究人员会给乌鸦更大的卡片,但并不提供之前可以得到奖励的纸片模板。结果发现,这些乌鸦会将卡片撕碎,制成与之前的纸片大小相似的形状(下图)。这表明乌鸦具有记住工具设计并再造的能力。

小WE姐:像人类这样累积的文化进化在动物王国中很罕见,这是因为人类拥有一套独特的认知能力,包括教学、语言和模仿。不过,野外的新喀里多尼亚乌鸦虽然没有通过教学和语言,也似乎没有观察过别的乌鸦如何制作工具,但通过对工具形态的记忆和再创造,实现了传播和优化,也是够聪明了??

↓顺手投个票↓

?回顾霍金等嘉宾的WE大会演讲视频,请戳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numeiaa.com/ddts/4904.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