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小平16岁远赴法国,遇到影响一生的兄长

《赤光》杂志创办于巴黎的一间斗室两位风华正茂的中国青年在这里结为至交↓↓↓在一份出版于上世纪二十年代的《赤光》杂志上我们看到了署名为“希贤”的文章而“希贤”正是邓小平的曾用名年9月邓小平和80多名学生一起踏上了赴法勤工俭学的旅程当时他刚满16岁在同学中年龄最小与众多爱国青年一样邓小平急切地想去强大的西方国家看看学些本领,回来实现“工业救国”的理想然而,他仅在巴耶中学学习了5个月就因无力支付学校费用失学了为了重返校园邓小平来到钢铁厂做工当时不满18岁的他只能拿到最低的学徒工资四年多的勤工生活不但没能换回他进校门的机会反而让他时常陷入失业、饥饿的困境工人阶级受压迫、遭剥削的残酷现实让他深刻认识到了资本主义的黑暗面救亡图存的路在哪里邓小平重新开始了思索进入哈金森橡胶厂做工成为邓小平法国生活的转折点受进步工友的影响他开始阅读《新青年》等刊物加上勤工生活的磨难他逐渐接受革命思想年,18岁的邓小平加入旅欧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成为最年轻的成员在长他6岁的周恩来直接领导下邓小平在《赤光》的阵地上传播共产主义、团结旅欧青年同帝国主义和封建军阀展开斗争那时一下工,他就赶到编辑部接过周恩来写好的文章刻写、油印、装订他们常常工作到深夜一起打地铺在同事们眼中邓小平对《赤光》有着巨大热情他经手的刊物字体隽秀、装订简雅大家都称他为“油印博士”这里成了邓小平一生革命生涯的开端年,21岁的邓小平离开法国再次踏上留学之路这次,他的目的地是苏联救亡图存的路要怎么走5年多的留法生活让邓小平有了清楚的方向从巴黎戈德弗鲁瓦大街17号的《赤光》编辑部里走出的那位个子不高、满脸稚气的中国青年此时已成长为一名坚定的共产主义战士

本期来源:党史学习教育官微综合央视新闻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numeiaa.com/ddts/6874.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