决定画家成名的因素很多,一言难尽。读过这篇文章,有什么感慨,可以将你的体会和看法发在本文章后面的“留言精选”处。
一、政治因素
古代书画家扩大自己影响力最多的途径就是靠谋取官位,或者进入画院这样的专业机构,比如宋朝的画院,是皇上设立的,进了画院,就可以浮出那个时代的水面,同时,待遇、社会地位、声誉跟着就来了。这是一种模式,这个模式现在也还很实用。
上世纪五十年代,国家设立三大画院,北京画院、上海画院和江苏省国画院,起因是周恩来总理发现一批优秀画家散落在民间,就提出设立画院,把优秀的画家集中在一起。
画院设立后,就出现了分别:画的不错却依旧散落在民间的,往往知名度没法跟画院的比肩画家知名度相比。现在大家都知道钱松嵒是一代山水画的大家,当年钱松嵒和秦古柳都在无锡,秦古柳比钱松嵒名气更大,画的更好,卖的也更贵,但是,当时请秦谷柳来画院,秦古柳有点清高,不愿意。今天,秦古柳已经逐渐被人们淡忘。董欣宾学的就是秦古柳,画风非常纯真,笔墨技法很高。
上个世纪六十年代进入画院的,现在或多或少的都获得了一些知名度和社会影响力,而没有进入这个主流机构的就不行了。当时主流艺术是为政治服务的,主流机构拥有更多的资源,可以举办各类活动,这是扩大影响的手段之一。
所以,在傅抱石带领下,江苏画家进行两万三千里的写生,画祖国新貌,反映新生活新时代。两万三千里的写生活动,成就了新金陵画派的地位和影响。傅抱石、钱松嵒、亚明、宋文治、魏紫熙,这些新金陵画派的代表人物,走上更高的发展平台,获得同时代艺术家所没有的机遇和
毕加索
毕加索的太太在回忆录中提及,毕加索除了画画以外,很多时间就是跟他的操盘手(投资商),还有一个作家在一起。这个作家经常帮毕加索写文章。毕加索的太太说,他们经常在地下室里密谋,密谋什么事情呢?就是制造一些新闻热点,毕加索的身份是画家,他的推手们,就围绕画外的东西,不停地制造一些新闻,目的就是吸引人们的眼球。
傅抱石
作为一代宗师傅抱石的成功,跟两件大事件有关。一是在年,为北京人民大会堂创作作品《江山如此多娇》,再就是年由他率领江苏画家,进行了两万三千里的旅行写生活动,这是把中国画由古典形态向现代形态转变的一个里程碑的活动,在全国引起极大反响,今天看,在美术史上也留下辉煌的一笔。这两件大事,让傅抱石成为中国美术界一线明星。
林凤眠
中国绘画强调骨法用笔,林凤眠的画里几乎是没有,像林风眠这样的创新画家,很容易被历史所忽略,那他怎么就成了中国画大家呢?林凤眠的影响力,资金运作功不可没。解放后,因为政治因素,林凤眠成了一个边缘人物,但是,在一些海外华人圈里,他解放前的那种影响力并没有消退掉,这就给画商的运作留有空间,画商对林凤眠的系统推广,加上林凤眠在办学上的成功,使他一生当中桃李满天下,这些学生就是传播他影响力的最好推手,奠定了林凤眠和徐悲鸿、刘海粟三足鼎力的地位。
刘海粟
刘海粟是一个懂得炒作自己的人,他少年时代就说自己跟马蒂斯、塞尚有交往,马蒂斯、塞尚都认为刘海粟是艺术大师。还有他说周恩来找他谈话,谈到夜里三点钟。当年德国的一个文化机构,委托刘海粟编写中国历代绘画作品选,一套十本,结果,刘海粟选编的是:九本都是古人的,第十本就是刘海粟自己的画集。刘海粟把自己和历代的大名家放在一个体系里。大众不知道内幕的话,得到的就是这样一个信息:刘海粟和历代的大名家是一个水平的。成就刘海粟的就有一个关键人物傅雷先生,他为刘海粟写了大量的文章,这些文章极大地占领了舆论阵地,把读者全部洗脑,傅雷就是那个时代最优秀的艺术推广人,当然他自己也赢得了声誉。写文章,先确立一个概念,不断强化一个概念,然后把这个概念广而告之。比如,刘海粟就是艺术大师。
张大千
画坛有“东张西毕”之说,就是:西有毕加索,东有张大千。这件事起因于张大千年对毕加索的一次拜访,在张大千的传记里这么记载:张大千在加利福尼亚别墅与毕加索会晤,毕加索对张大千说:“这个世界上谈到艺术,首先是你们中国人有艺术,其次是日本的艺术,当然,日本的艺术又是源自于你们中国,第三是非洲的黑种人有艺术,除此之外,白种人根本无艺术。
所以我最莫名其妙的事,就是何以有那么多的中国人、东方人要到巴黎来学艺术?”这件事太有影响力了,对提升张大千的地位,作用可想而知。和毕加索会晤之后,张大千的身份就是东方艺术的代表人物。但是,他自己知道,他的画,市场并不是在西方主流社会,主要是在东南亚的华人圈子,在国外,华人数量一直比较庞大。
张大千解放之后,一直在海外,在巴西住了一段时间,美国住了一段时间,然后回台湾,张大千到哪里,新闻就到哪里,一直保持很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