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没有与它相似或相同的城市,世界上没有第二个威尼斯”。今年,是威尼斯建城周年。公元年3月25日被公认为是威尼斯的奠基日,圣贾科莫教堂在这一天铺设了第一块石头。从年开始,有一个平常不太会出现的词频繁地出现在了新闻当中,那便是“quarantine”(检疫),检疫还是威尼斯人发明的,它源自意大利语单词“quaranta”,指的是40。
在瘟疫频发的年代,瘟疫都是经由航海的船只带到陆地上的,为了防止瘟疫的爆发,威尼斯人要求入港的船只在海上先停留40天,而如果有威尼斯人被暴露在瘟疫中,他和他的家人会被送到一座孤岛上隔离,40天后感染迹象消失后,就再送回家。
威尼斯是一座想起来时会更美的城市,一座停留在想象中的城市。在旅游旺季,会让人觉得太过拥挤,美便也打了折扣,而在淡季,又让人觉得雾气中的潟湖太过冷淡,少了点生活气息。
01
文化、艺术中转站
对我们很多人来说,威尼斯的吸引力除了提香、乔尔乔内、丁托列托等等艺术家,它的中世纪建筑,它独特的水城特色,条运河、座拱桥、浪漫的贡多拉。
如果不算上奥运会的话,世界上最早的展会当然要数世博会,从年伦敦的“水晶宫”开始,每四年一届。
但是,在这之前几年,年,威尼斯市议会就通过一项决议,决定策划一个意大利的艺术双年展,于是,年4月22日第一届威尼斯双年展拉开帷幕,也成了世界上最早的一个关于艺术的嘉年华。可是要知道,威尼斯直到年才成为意大利的城市。
以至于,近一个世纪以来的知名艺术家、建筑师、导演多多少少都与威尼斯有些联系。很多电影都是在威尼斯首映,很多艺术家是在威尼斯一举成名,很多建筑师到了威尼斯后才提升了国际影响力。
与别的培养艺术家的艺术之都相比,威尼斯是一个全然不同的城市,它当然有培养自己的艺术家,比如提香、乔尔乔内、卡萨诺瓦、卡洛斯卡帕。
毕竟,威尼斯首先是一座商业之城、贸易之城,然后才成为的艺术之城。
02
曾经的威尼斯,商业帝国
曾经的威尼斯,是世界贸易的中转站,是世界文明的阐释者,是世界上唯一一个为了进行买卖活动而组织起来的国家。
任何东西在这里都可以成为商品,连从帝王谷出土的磨成粉的木乃伊,也可以作为药材销售。谁都可以成为发展贸易的对象。
在东西半球之间输送商品,使得欧洲与东方两个经济系统联系在一起,促使崭新的品味的产生和选择概念的形成,威尼斯成了不同世界不同文化的中间人和诠释者。
与此同时,威尼斯人也是地地道道的商人,他们以科学的精准性评估风险、计算收入和利润,比任何人都更早了解到一系列基本的商业规则:供应和需求的原则,对消费者选择、稳定货币、准时交货、理性的法律和税收的需求;长期有效、控制得力的政策。
威尼斯物产贫瘠,却显得富庶;这里财富横流,饮用水却匮乏;无比强大却又很脆弱;没有封建制度,但监管却相当严格。它的公民节制、务实、经常玩世不恭,但他们却打造出了一座梦幻城市。
03
亚得里亚海的明珠
“世界上没有第二个威尼斯”,威尼斯独特的地理位置决定了它所有的繁荣与没落。
在意大利与巴尔干半岛之间,有一条逐渐变窄的水道,这便是亚得里亚海,是地中海的一个大海湾。
波河从遥远的阿尔卑斯山裹挟而来的沉积物在此堆积,形成了一大片壮观的潟湖和沼泽,威尼斯那些低洼的泥泞小岛便分布在瘴气弥漫的潟湖里。
许多世纪里,经过亚得里亚海的航船将波罗的海的琥珀运到了图坦卡蒙的墓室;将蓝色的釉陶珠从迈锡尼运送到了巨石阵;将康沃尔的锡送到了黎凡特的熔炉;把马六甲的香料送到了法兰西的宫廷;把科茨沃尔德的羊毛运送到了开罗的商人手中。
04
起航,冒险
大海保护威尼斯人,为他们提供机遇,给他们难以计量的财富,也决定他们的命运。航海是他们周而复始的生活。
人类在大海的变换无常面前总是非常脆弱的,威尼斯方言将大海由阳性(mare)改为阴性(mar),在耶稣升天节这天举办和大海“成婚”的仪式。
05
战胜海盗,前往更广的海域!
为了更顺畅地发展商业,走出亚得里亚海、走向更广阔的海域是关键。亚历山大港、叙利亚、君士坦丁堡以及北非的海岸,那里有更发达的社会,能提供香料、丝绸、棉花、玻璃,威尼斯优越的地理位置使它能将这些奢侈品转卖到意大利北部以及中欧。
亚得里亚海中部海域是危险的无人地带,时常有克罗地亚海盗出没。直到执政官奥西奥罗上任,这位长官拒绝向海盗进贡,公元年时,决定起航远征。
奥西奥罗组建了一支庞大的舰队,桅杆上飘扬着圣马可旗帜,红色背景下的金色雄狮头戴皇冠,背生双翼,扬起的前爪之间打开着一本福音书——我们很善良,但并不好惹。
06
讨价还价,与教皇谈条件
年8月,离十字军成功攻克耶路撒冷已经过去了一个世纪。
红衣主教索弗雷多被派往威尼斯,寻求船只支援。因为其他航海共和国——比萨和热那亚正在打仗,只有威尼斯拥有将整支军队送往东方的技术和资源。
教皇并不以为然,毕竟,这座城市长久以来一直和虔诚的基督教事业对着干。
07
圣战中的商人军团
十字军东征以捍卫宗教、解放圣地为口号,大部分民众都是出于宗教热情参加战争,但威尼斯人例外。
威尼斯人像一群中世纪的高级买手,在断断续续的圣战期间,在不同的港口,他们都能发现新潮的商品:在阿卡港能买到产自伏尔加河的药用大黄、西藏的麝香、印度和非洲的象牙、阿拉伯的海枣,在贝鲁特能买到靛蓝染料、熏香、珍珠和木材……。
威尼斯与东方的联系不止是宗教性的,更是美学性、商业性的。归来的商船队设定了人们的期待:在圣马可湾卸载的货物必然能使这座城市变得更加富有、高贵和神圣。
08
精明的盲人执政官
年,当六名法兰西骑士抵达威尼斯时,威尼斯人便知道,即便教皇并不怎么待见他们,但也还是得和他们做生意。
当时的威尼斯执政官,是90多岁双目失明的恩里科·丹多洛,听了十字军代表们概述的行动规划后,带着威尼斯人花了一周的时间对这项任务进行了评估,提出了自己的条件:
从十字军从威尼斯港口出发为上帝和基督教世界效力,前提是只要我们的联盟还在,以及我们将得到所有战利品——无论是领土还是金钱,陆地还是海洋——的一半。”
威尼斯人是经验丰富的商人,他们擅长签订合同,而且合同签得也非常有技巧。“免费提供50艘桨帆船”,让十字军代表们甚是满意;而一句“不管去往何方”,貌似无关紧要,后来才知道却是相当的意味深长。
09
最奇葩的一次十字军东征
第四次十字军东征从一开始就面临财政压力,教皇想通过征税筹集资金,但失败了。
原定的起航日期为年6月24日,但十字军陆陆续续零零散散地到来,拖了好几个月才出发,人数也完全没达到一开始计划的数量。
于是,这场原本打算取道开罗攻占圣地耶路撒冷的十字军东征,第一站便打向了匈牙利的扎拉,一座威尼斯觊觎已久的沿途港口城市,而且是一座基督教城市,也就是说打了自己人。
合同不是说好了吗?“不管去往何方”。自始至终都没有针对穆斯林,反而把基督教世界搅得乱七八糟。
10
八分之三罗马帝国的骄傲领主
十字军攻占君士坦丁堡之后,年10月,对拜占庭的瓜分使得威尼斯一夜之间成为一个海洋帝国的继承者。
不像法兰克十字军那样只知道劈砍和熔铸,爱国的威尼斯商人十字军们带着丰富的战利品、大理石和圣物从君士坦丁堡返回。
11
变着花样的帝国扩张
年之后,威尼斯一口气鲸吞了一个帝国。占据的各海军基地、港口、贸易口岸和岛屿组成了一个商业和航海网络,维持着它的贸易活动,莫东、科罗尼、克里特、内格罗蓬特、科孚岛……
而年后吞并的新领土,是一点一点蚕食而来的。核心理念便是为了威尼斯的荣耀和利益,用最小的代价获取优良的要塞、港口以及防御地带。
有些城市也会自愿投靠威尼斯,但威尼斯也不会谁来都收。他们会做精细的成本分析,看看它有没有安全的港口、有没有良好的水源为船只提供补给、人民是否恭顺、是否控制一条战略海峡……
12
年君士坦丁堡陷落,改变的开始
风水轮流转,帝国再强大,也会有没落的一天。
君士坦丁堡是被称为上帝杰作的“天纵之城”。
奥斯曼帝国迅速扩张,到年,几乎整个伯罗奔尼撒半岛都被穆罕默德二世收入囊中。
13
晴天霹雳,达·伽马绕好望角到达印度
这边是步步紧逼的奥斯曼帝国,而另一边,新航路的开辟,更是晴天霹雳。
威尼斯取得的名声和财富,靠的一直都是海上贸易。
不仅仅是威尼斯,整个长途贸易的网络都注定要没落。这将是一个系统的终极,一个模式的转变。
14
既断了财路,又输了城池
一直以来,是大海给了威尼斯机遇,是海上冒险让威尼斯改变了世界。它为它的后继者——特别是荷兰和英格兰提供了一个榜样,那就是小国也可以通过航海来称霸全球。
15
陆地开始比大海更具有吸引力
因为周期性爆发的瘟疫,这座城市的人口无法实现自我增长,只能依赖移民,而来到威尼斯的许多意大利人又对航海生活一窍不通。
威尼斯以一种完全不同的方式发挥了影响力,这要感谢它伟大的画家们:贝里尼和乔尔乔内,然后是提香、丁托列托、维罗纳和提波洛,他们完全改变了人们对空间、光线和色彩的感知,对整个欧洲绘画和装饰艺术的发展留下了决定性的标志。
16
威尼斯人可能会在年消失
如今,当地居民正在离开威尼斯。
每年有万游客到威尼斯旅游,这座城市正在慢慢地失去它的根。
这座城市从潟湖的沼泽中崛起,在大海的惊涛骇浪里淘金,在商业走到头后又成功向艺术转身,它似乎总能找到出路,它的未来或许不能被轻易限定。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