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10个月大的宝宝,发烧一个月了,最高的时候是40℃。
医生先按照感冒发烧来检查,但没有发现呼吸道感染,那这个发烧是哪里出了问题呢?
再仔细检查,才发现,持续了一个月的发烧,原来是尿路感染引起的。
尿路感染不仅导致发烧,还引起了感染性结石:在宝宝的左肾,发现了一颗结石,把肾脏挤得满满当当,引起左侧肾积水还伴输尿管扩张。
一测量,结石的直径竟然有2厘米!
这么一块石头,对于才几个月大的小婴儿来说,应该说是“巨石”了。
原来,孩子父母有时候给孩子用尿片/尿不湿时间太长,没有及时更换,甚至天气热的时候,干脆让宝宝穿开裆裤,让尿道口常受粪便和其它不洁物的污染。
尿路感染即泌尿系感染,是儿科常见的感染性疾病之一,是由于病原体直接侵入孩子尿路而引起的炎症。
按照病原体侵袭的部位不同,一般分为“肾盂肾炎、膀胱炎、尿道炎”3类。肾盂肾炎又称上尿路感染,膀胱炎和尿道炎合称为下尿路感染。由于小儿时期感染局限在尿路某一部位者少见,临床定为困难,故统称为尿路感染;本病多属于祖国医学的“尿频”、“淋证”等范畴。
小儿时期任何年龄均可发病,2岁以下幼儿多见,女孩发病率为男孩的3~4倍,若男孩反复尿路感染者,多伴有泌尿系统
结构异常,医生和家长就应该认真查找原因。
尿路感染是在婴儿和幼儿中最难发现的状况之一。当成年人患尿路感染时,他会尿频尿痛。但在3岁以下的婴儿身上,尿路感染的症状会变得很模糊,有的只有发冷发烧。
正因为这样,小儿尿道发炎最容易被忽略。而尿路感染如果没有及时治疗,不仅娃受罪,还可能导致慢性肾衰竭。
所以,如果发现孩子有下面的情况,如果宝宝没有其他疑似感冒症状,就要怀疑是尿道发炎:
莫名的发烧,有的会出现寒战发冷的症状;
莫名的呕吐,或不肯吃奶;
反复的腹泻;
精神萎靡、胃口欠佳、面色灰白、烦躁不安,甚至有无法安抚的哭喊;
不愿意去小便,不敢小便;
尿尿的频率比较高,一会就要去,但是每次排出的尿量却很少。
发现了尿路感染怎么办?
要留取尿液做培养,要做些必要的检查除外泌尿系畸形。每天都要化验尿常规。抗生素的使用要足量足疗程,医院、专业医生的指导下应用,不能一退热就停药,一定要保证疗程。否则易复发,易引起并发症。
尿路感染的早期预防
给宝宝穿宽松的、棉质内裤,避免裤子过紧;
尽量不使用芳香泡沫剂、香皂、以及其他含刺激性物质的洗浴用品,以防刺激泌尿道;
在游泳后,应及时换上干爽的衣服;
注意避免可引起膀胱刺激的食品和饮料,如可乐、其他的含咖啡因的饮料、巧克力、以及某些调味料。
让孩子多喝水,勤排尿,不能憋尿,养成排尿的好习惯。
此外,正确清洗小儿私处也是预防尿路感染的关键。
1岁以上的女宝宝,每次洗澡的时候注意清洗外阴。给男宝宝清洗时,一定要扒开阴茎包皮,把隐藏在里面的污垢洗净。如果是盆浴,洗涤时所用的盆要和别的盆分开。
而一定要教会女宝在排尿或者排便后,从前往后擦拭,不要从后往前擦,这样可以防止细菌从肛门传染到尿道口,从后往前擦是女宝反复得尿道发炎的常见原因。
小编有话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