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标准创新贡献奖系列报道组

纵观全球,电力是工业生产的血液,电力是城市运行的根本驱动力,电力是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中至关重要的能源形式。社会与技术的现代化发展离不开扎实、精益、深入的电力科学研究,尤其随着电力系统日益广泛、多元的应用,为高标准、高质量的电力供给与使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以确保电力系统的安全、高效与可持续。中国是电力生产与使用的大国,而在分布广阔、交织严密、运行有序的庞大电力网络背后,正是我国电力行业学科最全、研究实力最强的科研机构——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

中国电科院成立于年,是国家电网公司直属科研单位,是中国电力行业多学科、综合性的科研机构,主要研究范围涵盖电力科学及其相关领域的各个方面。凭借出色的科研实力与丰硕成果,该院-年连续四年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在特高压、大电网、智能电网等领域攻克了一系列重大关键技术,形成了具有显著优势的技术攻关实力。

在标准化工作方面,中国电科院实行“开放、合作、创新、联动”机制,突出强调科技创新与标准创新协同发展,以及各级标准化工作的高效协同和统一管理。

中国电科院坚持创新驱动、协调发展,在深化标准化工作改革、推动重大关键科技创新与标准研制深度融合、提升国际标准话语权及推动中国电力标准走出去、加强标准化教育培训、开展标准验证和实施评价等方面取得了实质性成效。

比如,围绕国家能源技术发展、技术和标准创新等发展目标,中国电科院将技术标准研制纳入到科研体系中,承担了30余个国家与行业标委会秘书处工作(占电力行业标委会秘书处的60%),主导编制国家、行业和企业标准余项,为国家、行业、企业标准体系建设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比如,中国电科院在国际层面发起成立IEC/TC(高压直流)、IECPC(智能电网用户接口)、IECSC8A(可再生能源并网)、IECTC(特高压交流)、SEG6(微电网),承担秘书处或主席工作,在实战中培养人才队伍,主导制定国际标准15项,积极提高我国在电力行业国际标准化工作中的影响力和话语权、推动我国技术和标准走出去。

在年中国标准创新贡献奖获奖名单中,由中国电科院牵头申报的“GB/T-风电场接入电力系统技术规定等24项标准”、“IEC/TS高压直流接地极设计通用技术导则等2项标准”、“Q/GDW-电动汽车交流充电桩技术条件等19项标准”等三个项目被评为一等奖。

进入“十三五”,全球科技革命、产业变革与我国经济发展新常态形成历史性交汇,电力发展的外部环境和内在需求正在发生重大变化,中国电科院深刻理解当前形势与发展趋势,将大力加强运行机制创新,着力提升标准竞争力,积极构建全球能源互联网标准体系;秉承“努力超越、追求卓越”的企业精神,以创新引领和支撑电网科学发展,致力于成为国际一流的科研和技术咨询机构、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权威质检认证机构和电网技术标准的主要制定者,为公司创建世界一流电网、国际一流企业提供更加坚强的支撑!

◆◆◆

撰文丨孙加顺

来源丨中国标准化杂志社

长按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numeiaa.com/lshg/4145.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