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雷达的船也不一定好用,碰上远程雷击也会

白癜风的早期症状都有哪些 http://m.39.net/pf/a_4509143.html

年8月7日,以美军为主的盟军部队在瓜达尔卡纳尔岛,图拉吉岛,和所罗门群岛南部的佛罗里达群岛登陆,阻止日军利用当地的基地威胁美国、澳大利亚和新西兰之间的补给路线。美国海军陆战队在强大的海军火力支援下,击溃了当地驻守的日军,成功攻占了图拉吉岛,佛罗里达岛以及瓜达尔卡纳尔岛,并在瓜岛上成功修建了一座军用机场。

红圈处的所罗门群岛便是瓜岛的所在地

日军在瓜岛上铺设的飞机跑道,美军占领后续建完成,起名为“亨德森机场”

瓜达卡纳尔岛对于日军有着重要的战略意义,它既可以为拉包尔的基地提供支援,威胁盟军的补给和通讯路线,也可以作为对斐济,新喀里多尼亚和萨摩亚进攻的前进基地。因此在美军成功占领此地后,日军不甘失去这样一处战略要地,不断向瓜岛增兵,企图恢复对瓜岛的控制权。而盟军为了阻断日本人对瓜岛的增援,也派出舰艇进行袭扰,双方于年11月30日,围绕瓜达卡纳尔岛爆发了一场恶战。

防空火力全面戒备的企业,7-8月间美日双方在东所罗门海域爆发的海空大战使得双方都筋疲力尽

美军在瓜岛周边拥有空中优势,并且还在瓜岛附近的图拉吉岛部署了PT鱼雷艇,有效地切断了日军的补给线。日军为了减少补给品的损耗,先是使用潜艇在夜间对瓜岛的残余部队运送物资,但是潜艇搭载的人员和补给物资实在有限,因此在年11月后,为了缓解岛上日军的粮食危机,他们开始使用驱逐舰执行所谓的“鼠输送”作战,即在驱逐舰甲板的空余位置绑上由汽油桶改装的运输舱,在里面装满补给品,然后趁着夜晚航行到瓜岛近海将运输舱抛下,由岸上日军乘坐小艇进行打捞回收。

从空中拍摄的正在高速航行中的“鼠输送”驱逐舰部队

11月30日,日军海军第八舰队的瓜岛支援分队,在田中赖三的指挥下,携带大量的粮食、弹药和医药用品前往瓜达尔卡纳尔的塔萨法隆加海域执行补给任务。

田中赖三的舰队中共有8艘驱逐舰,共计携带了-个装有补给品的汽油桶。而美军也根据情报制定了拦截计划,哈尔西下令新成立的第67特混舰队派出5艘巡洋舰和4艘驱逐舰,在美国海军少将卡尔顿·赖特的指挥下,于瓜达尔卡纳尔岛近海拦截田中的舰队。美军在战斗开始前还得到了额外的2艘驱逐舰,因此拦截舰队共计有4艘重巡,1艘轻巡和6艘驱逐舰。

日军增援舰队指挥官:田中赖三少将

美军拦截舰队指挥官:卡尔顿·赖特少将

赖特将军在确认了作战计划后,认为战斗势必会在夜间爆发,因此他将装有搜索雷达的驱逐舰部署在舰队前方,然后由驱逐舰引诱日舰发射鱼雷,这时位于舰队后方装备火炮和火炮的巡洋舰就可以趁机解决掉由于携带补给而机动不便的日军驱逐舰。

11月30日上午,田中舰队被美军的B-25巡逻机发现了行踪,深知计划已经败露的田中赖三在航行中途也开始做预防美军拦截的打算。

正在机动中的美军第67特混舰队

19点40分,日军舰队驶入塔萨法隆加附近海域,并于20时开始减速至21节,准备开始抛放补给桶。而就在这时,从铁底湾的另一面,随着黑暗中闪烁起几道火光,日军舰队中负责警戒的高波号驱逐舰周围瞬间激起了许多水柱。

这次海战中因担任警戒任务而被美军首先攻击的高波号

显然赖特将军初步计划是成功的,4艘美军前卫驱逐舰通过先手开火吸引了日军护卫舰队的注意,但是田中赖三却没有按照赖特预估的那样束手就擒,而是立即停止补给投放作业,所有驱逐舰立刻进入了战斗状态。

美军前卫舰队中的4艘驱逐舰虽然率先发射了20枚鱼雷,但是因为距离太远无一命中。之后在雷达引导下,装备毫米火炮的美军重巡洋舰开始在米的距离上对高波号展开电测射击,装备火炮的轻巡檀香山号也加入了炮击序列。高波号瞬间被命中50余弹,轮机被彻底摧毁,瘫痪在海面上熊熊燃烧了起来。

布鲁克林级轻巡洋舰檀香山,是战斗中执行火力打击任务的五艘巡洋舰之一

正当赖特将军为自己拔得头筹得意之时,日军其余的驱逐舰已经趁着美军群殴高波号的空当,利用周边复杂的海况溜到了美军舰队侧翼,对美军实施了饱和雷击。从21时27分,刚刚还在蹂躏日军舰艇的美军巡洋舰队开始接连中雷,明尼阿波利斯号的舰艏被命中两雷,惨遭“斩首”。新奥尔良号的第一炮塔弹药库中雷,舰艏也被弹药殉爆炸飞。彭萨科拉号在目睹前两舰遭遇后试图紧急转舵规避雷击,但是其重油舱还是被鱼雷命中,并在剧烈爆炸中被点燃。而北安普敦号左舷被连续命中两雷,轮机舱进水,全舰电动抽水机全部失灵,在经过三个小时的抢救后,因损管失效而被迫弃船。最终参与火力打击的巡洋舰中,只有檀香山号得以全身而退,在躲开了日军雷击后,她继续使用自己的15门毫米火炮对着雷达上标定的三个“目标”进行还击,可惜由于杂波干扰,她的炮击没能取得任何成效。

舰艏被彻底摧毁的明尼阿波利斯

第二天早晨驶往图拉吉岛美军海军基地途中的新奥尔良

第二天停泊在图拉吉岛海军泊地里的彭萨科拉号,舰艉有明显的火灾痕迹

在这场海战中被击沉的北安普顿

22时25分左右,日军舰队为了避免与增援的美军舰艇纠缠,下令留下2艘驱逐舰打捞落水者,其余舰艇放弃补给任务返航。负责营救任务的日舰黑潮号和亲潮号在23时发现了一艘正在缓慢航行的美军巡洋舰,以为是美军增援已经赶到(实际上那是重油舱中雷只能龟速撤离战场的彭萨科拉),因为鱼雷已经耗尽,为了避免出现的更多损失,放弃了打捞任务匆匆逃离了战场。

战后负责打捞美军幸存者的PT鱼雷艇

这场战斗在美军和日军方面有着截然不同的评价,美方站在日军驱逐舰“以小搏大”,重创美军巡洋舰队的角度,认为田中赖三在美军发起攻击时停止补给作业转而发起攻击的决策是正确的。而赖特将军的舰队由于贪图先手优势,巡洋舰的炮焰过早暴露了目标,加上美舰雷达抗干扰能力弱,被铁底湾周围的礁石,岛屿和友舰杂波干扰,没能察觉到日军舰队的包抄,最终导致了手下的巡洋舰一沉三重伤。

但是在日军大本营的眼里,他们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numeiaa.com/lshg/7273.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