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中国足球必须不拘一格降人才,否则数年

在亚足联U23锦标赛暨东京奥运会男足亚洲区预选赛C组最后一轮比赛中,中国国奥队以0:1不敌伊朗队,中国国奥队以三战全败、零进球的战绩结束本次比赛,从而无缘东京奥运会。

国奥队此番出征奥运会预选赛,正如此前外界所预料的一样,三场比赛又是揭幕战、生死战、荣誉战。和韩国队的比赛,国奥队虽然打出了高水准,基本上限制住了对手,只是因为一些细节上的差距,在比赛最后30秒惨遭对手绝杀,0-1输掉了比赛。第二场和乌兹别克斯坦的比赛变成了生死战,输球就要出局。在压力下,国奥队显示出了和这个年龄段亚洲顶级水平的差距,全场比赛国奥队被对手压制,最终上下半场结束前都丢一球,0-2输掉比赛的国奥也彻底宣告无缘东京奥运会。第三场和伊朗队的比赛,顺理成章变成了荣誉战,只可惜依然没有能够赢球。

自U23政策实施以来,不难看出中国足协对于这支国奥队格外重视且倍感期待,不仅源自U23政策促使诸多年轻球员得到联赛出场机会,还源自该年龄段不少球员在欧洲磨练。对此,足协甚至在年9月请来曾带领韩国队闯入世界杯四强的荷兰名帅希丁克带队,志在冲击今年在日本举办的奥运会。然而,这支原本的“希望之队”并没有带来任何惊喜,反而是一系列混乱操作和糟糕战绩不断出丑。

某国内足球专家就直言不讳,中国足球不能总是由有钱人家的孩子去踢,而应该不拘一格降人才,否则数年后恐怕连关岛、马尔代夫都打不赢。

毫无疑问,这名专家说的话虽然不太中听,可是却一针见血地指出中国足球的痛点。现在的中国足球青训基地,或者说足球学校,大多都是收费太贵,免费甚至低收费的很少,恒大足校的新生学费统一按小学5万元/学年/生、初中5.5万元/学年/生、高中6万元/学年/生,试问有多少家庭会支持,或者说有能力支持?而且钱还是次要的,足球的成材率太低,又没有好的社会保障,一旦踢不出来孩子的未来也就毁了。

不得不说,要让我们老百姓的孩子,踢得上球踢得起球,读的好书。”这看似普通的一句话,却是我这些年来听过最感动、最温暖的话语,比那些“冲出亚洲、走向世界”空中楼阁类的豪言壮语让人强得多。

年多年前,诗人龚自珍写下一组合计首的《己亥杂诗》,其中第首有振聋发聩的名句曰: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足球场上的竞争,说到底就是人才的竞争。国足要实现真正的突破,人才到底怎样来?如何“不拘一格”?到底是积极尝试“归化”、想尽办法送国脚留洋、中超继续引进超级外援、还是老实耐心做青训?中国足协、各俱乐部、足球从业者、媒体、球迷们都要三思!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numeiaa.com/zyjr/10719.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