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太平洋岛国拥有丰富的海洋、森林、矿产和旅游等资源,中国拥有市场、资金、技术等优势,中国与南太平洋岛国(以下简称“中-南”)之间的合作空间极大。但目前南太平洋岛国面临交通基础设施落后、航线网络覆盖面不广等问题。显然,建立“中-南”之间直飞的空中交通运输通道是对加强中国与南太平洋岛国之间的政治外交、经济贸易、文化旅游等方面的发展具有基础性的推动作用,而大力提高南太平洋岛国的航空运输基础设施水平和构建区域航空网络,也将是“中-南”之间共同构筑“空中丝绸之路”战略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开辟直飞运输通道的紧迫性
“中-南”之间政治外交需要航空运输业的支撑
目前南太平洋岛国论坛每年在斐济首都苏瓦举行会议,自年起中国以非本地区成员国的身份参加该论坛对话会议。自年起,中国政府与太平洋岛国开始不定期共同举办“中国-太平洋岛国经济发展合作论坛”。论坛会议的举办和双边政治外交频繁的互访对中国与南太平洋岛国间的直飞航线提出迫切需求。
图1 南太平洋岛国区域内的主要航线网。
图2 南太平洋岛国主要的对外航线网。
南太平洋地区有14个独立主权国家,其中与中国建立外交关系的国家有8个,分别是斐济、密克罗尼西亚联邦、库克群岛、巴布亚新几内亚、萨摩亚、汤加、纽埃和瓦努阿图,其余6个国家与中国台湾地区关系密切。目前台湾已有两个航空公司开通台北至帕劳的直飞航线,并曾援助瑙鲁国营航空公司万美元用于购买1架波音-二手客机。此外,中国大陆已经同意南昌、昆明和重庆3个城市居民经台北机场中转他地,这将吸引中国大陆旅客经台湾中转至南太平洋岛国,为台湾地区建设航空枢纽和强化南太平洋地区的影响力增加了筹码。
“中-南”之间航空运输业滞后于双边经贸发展
南太平洋岛国属于经济发展较快的新兴市场。据亚洲开发银行评估,年该地区经济平均增长率为9.9%,比年高出4.4%。同时,“中-南”双边的经贸联系也越发密切。根据《南太平洋岛国自年到年贸易统计手册》,年“中-南”之间的贸易总额达到45亿美元(中国出口25亿美元和进口20亿美元),仅中国和巴布亚新几内亚之间的贸易总额就达20.53亿美元,同比增长51.8%。显然随着南太平洋岛国经济的快速增长和“中-南”之间经贸的频繁往来,对承担空中桥梁作用的双边航空运输业的需求将与日俱增。
旅游发展受制于“中-南”航空运输条件
中国传统的国际海岛休闲旅游目的地是东南亚地区,但是该地区近年来受到马航MH航班事件、印尼爆炸案、马来西亚人质事件、泰国政变、越南骚乱等一系列不安全因素的影响,使得东南亚旅游市场持续处于不稳定状态,亟待开辟新兴而稳定的国际旅游目的地。而南太平洋岛国与东南亚地区一样拥有丰富的旅游资源,旅游业为该地区的支柱性产业,如帕劳的旅游业对其国民经济做出的贡献连续多年超过了50%。南太平洋地区的旅游发展潜力较大,其通关手续简便,且政局稳定,社会安定,正是中国理想的新兴海岛型国际旅游市场。目前多数南太平洋岛国客源市场中的中国旅客占比较少,以斐济为例,澳大利亚和新西兰的旅客占比之和超过60%,而中国旅客占比仅在5%左右。但中国旅客近年来的增幅较大,年和年分别同比增长20.96%和41.79%。这只是在“中-南”之间未开通直飞航线的情况下所呈现的快速增长情况,可以预料直飞航线的开通将引发爆炸性增长。目前在“中-南”双方签署的《中国-南太平洋岛国经济发展合作行动纲领》中,中方倡议“推动中国和太平洋岛国有关机构进行双边磋商,探讨与多目的地旅游相关的民航运输的可能性”。这一合作机制为“中-南”直航确定了框架性文件。
南太平洋岛国的民航发展现状
航空公司运营现状
南太平洋岛国的基地航空公司有17家,其机队规模均较小。就航程而言,机队构成中的短程飞机和中程飞机占相当大的比例,如“双水獭”DHC-6、波音-等。就机型而言,小型窄体飞机占比较大,如ATR72-、“冲”-8。特别指出的是,有3家基地航正在使用我国援助的国产飞机,分别是真实汤加航空公司使用的“新舟”60、万那杜航空使用的Y12和基里巴斯航空公司使用的Y12。其中“新舟”60已安全飞行超过h,累计承运了1.8万人次的旅客。除了运营定期航班外,该地区还有海龟岛航空、基里巴斯航空和帕劳航空3家基地航空公司经营包机性质的非定期航空旅游业务。其中海龟岛航空公司主打斐济群岛的水上飞机旅游观光项目。一般乘船往来于斐济群岛单程需要5.5h,而乘飞机单程仅需0.5h;船运频次是1次/天,而该航空运输频率为2~6次/天。显然在南太平洋地区推广运用小型飞机穿梭于群岛之间的航空旅游方式更符合海岛旅游的特点。
此外,还有日本、韩国、菲律宾等亚洲国家的航空公司开通了至南太平洋岛国的直飞航班,这些航空公司除运营南太平洋地区内部各国的近程航班外,还运营该地区至新西兰、澳大利亚的国际航班。这些航空公司运营的直飞航班使用的机型以中型、干线、窄体飞机为主,如波音、A等。另外台湾地区也有两个航空公司运营台北桃园机场直飞帕劳机场的航班,分别是复兴航空采用A执飞的GE航班和中华航空采用波音-执飞的CI航班。除此之外,旅客若要从别国前往南太平洋岛国需经澳大利亚的布里斯班、悉尼、墨尔本及新西兰的奥克兰等地中转。这些域外航空公司执飞的机队符合南太平洋岛国旅游业发展的需要,并与运营南太平洋岛国的区域内部航线以及该地区与亚洲邻国之间的直飞航线是相匹配的。
机场发展现状
南太平洋地区每个国家都至少有一个中小型机场,在14个机场中,飞行区技术等级最高为4C级,有9个机场在4C级以下,只能满足波音及以下机型起降,个别机场甚至仅能运营国内或区域内的直飞航线,如图瓦卢机场仅能容50座的小型螺旋桨飞机起降,且每周只有两班次从斐济往返图瓦卢的航班。总的来看,南太平洋岛国的机场设施条件较差,仅能满足本国或区域内的旅客出行需求,开发其对外的国际航空市场的首要任务是改扩建或新建机场。
南太平洋岛国现有的航线网络
以国家为计量单位,通过统计南太平洋岛国基地航空公司和国外航空公司已开通的定期航班情况,可以看出该区域内主要为中短程航线,并以斐济、瓦努阿图、所罗门群岛为主要经停点。如图1所示。对于跨南太平洋岛国以外的中远程航线来说,巴布亚新几内亚、斐济和帕劳为主要经停点,如图2所示。其中,斐济机场的对外航线辐射面较广,区域内部航线的通达性也较强,是南太平洋地区的主要航空中转点。值得一提的是这些与岛国衔接的国际航班中没有一个是由中国大陆的航空公司所开通的,也就是说中国大陆的航空公司没有参与南太平洋岛国内部及其对外航空运输活动。
总体发展思路
为了全面实施面向南太平洋岛国的“空中丝绸之路”战略,建议总体发展方案分为以下四个阶段:建立协调机制阶段,建议在国家层面建立由发改委牵头成立中国-南太平洋岛国合作中方委员会;筹划协商阶段,即对“空中丝绸之路”发展战略作出整体战略部署,制订全方位、多层次的中国-南太平洋岛国民航合作发展规划,并与南太平洋岛国签订双边经贸、旅游、文化等诸多方面合作协议;开发建设阶段,即筹措资金,提供低利率贷款来援助南太平洋岛国购买国产飞机和建设大型机场及邮轮码头,并鼓励中国骨干航空公司在该地区成立合资航空公司;运营实施阶段,即整合各方面资源,向南太平洋岛国提供金融、人才和航空运输保障技术支持,开辟“中-南”之间的直飞航线,共同构建区域内部航空网络和对外航空网络,同时开辟邮轮旅游航线,推广“中-南”之间的“海空联运”新型旅游产品。这样多管齐下,形成合力,打好“航空组合拳”,提高南太平洋地区互联互通水平,也为“中-南”之间政治外交、经贸旅游合作迈上新台阶提供前提条件,具体实施方案分工。
主要发展举措
成立中国-南太平洋岛国合作中方委员会
建议由中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牵头,会同外交部、商务部、旅游局、交通运输部成立“中-南”合作中方委员会,共同商讨协调中国与南太平洋岛国在签证、航权、经贸、旅游等领域的合作事宜,编制“中-南”民航合作发展规划,并与南太平洋地区各国签署国家层面的经贸、旅游、基础设施建设等双边合作协议。以旅游合作为例,加强与南太平洋地区旅游组织的沟通协调,建立海空联运旅游合作机制,鼓励国内品牌信誉度高的旅行社“走出去”,与各岛国旅游公司合作开发定制中国赴南太平洋岛国的个性化、绿色、健康的小岛旅游产品,打造南太平洋国际生态旅游品牌。
开展双边航权谈判和优化“中-南”之间的国际航路
建议中国民航通过“中-南”合作中方委员会这个平台与南太平洋岛国建立和完善双边航空运输的法律框架,扩大航权安排,推进与该地区的民航安全技术全面合作。并在南太平洋岛国选取”中-南”直飞航线的若干个战略经停点,主动援助其改造升级通信导航设施设备,并新辟中国至南太平洋岛国之间的国际航路,为中国与南太平洋地区乃至南美洲之间便捷的互联互通提供现实基础。
积极筹措资金建设空港及海港基础设施
建议由发改委牵头筹集资金,用于支持南太平洋岛国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对飞机起降能力无法满足未来发展需要的机场进行改扩建,例如跑道延长、机坪扩建、航站楼新建、空管设施设备安装等,并提供保障国产飞机安全运行的航空技术、人员和设施设备。同时在南太平洋地区规划建设多功能邮轮港,增开国际、岛内邮轮航线,打造集旅游观光、客货运输、娱乐休闲、餐饮购物于一体的全开放式的“南太平洋黄金航道”。
筹建“中-南”合资基地航空公司
建议中国政府提供低税率等优惠政策鼓励中国骨干航空企业“走出去”,与南太平洋岛国企业采用“合作联营,代码共享”的合作方式成立基地航空公司,共同搭建连接南太平洋地区各主要城市的航线网络,提高区域内的互联互通水平。针对南太平洋岛国对支线航空和国际航线的巨大需求,建议国开行以低息贷款方式援助岛国购买国产飞机来完善和扩大其航空公司的机队建设。建议按照时间顺序先后援助Y12、“新舟”60、ARJ21或C等国产飞机,分别用于投放近程航线、中程航线和远程航线。同时大力支持中国企业在岛国建立合资的低成本航空公司和开发航空旅游支线,鼓励开展岛内旅游包机业务。
打造门户枢纽机场以及亚太国际航空网
建议大力支持将南太平洋岛国打造成为连接亚洲和南美洲及中美洲的航空枢纽点,建设以“空中丝绸之路”为骨架、面向太平洋东南岸的国际航空网络。“空中丝绸之路”既包括以欧亚大陆经停中国东南沿海地区的门户枢纽机场通往南太平洋岛国的航线,也包括太平洋西岸地区经停南太平洋地区飞往南美洲及中美洲的航线。建议从我国东部地区的上海浦东机场、厦门高崎机场、深圳宝安机场或三亚凤凰机场等机场中遴选出一个面向南太平洋岛国的国家门户枢纽机场,引导中国骨干航空公司增开欧亚大陆及国内其他城市经停该枢纽至南太平洋岛国的航线。
开辟国际邮轮旅游航线和推广“海空联运”产品
根据中国国际旅游的需求,建议推出中国与南太平洋地区之间“邮轮去,飞机回”(或“飞机去,邮轮回”)的特色旅游路线,即通过邮轮前往南太平洋岛国,并在沿途的岛屿上经停观光和欣赏自然风光,增加旅途的趣味性。到达目的地岛国后在度假村进行娱乐、休闲、购物活动,最后乘坐飞机返程,以缩短旅途时间,实现功能互补、优势共享的“海空联运”,反之亦然。
(欧阳杰,徐翀宇,中国民航大学综合交通研究所)
版权声明:原文刊载于《国际航空》年第5期。欢迎分享,请注明出处。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