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6日上午,“感恩遇见--一舨精品书画展”在西海岸艺投当代美术馆成功举办。青岛西海岸新区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主席、党组副书记彭少华,青岛西海岸新区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党组成员、副主席薛建波,瑞源控股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于瑞升,北方美术馆馆长贾衍彬,著名画家王伟,书画家、学者、曾任清华大学书画高研班工作室导师、山水教研室主任、河北美院客座教授、江山问道水墨画会会长葛涛,北京庐灵文化艺术有限公司总经理周文锋,新泰市美术家协会、书法家协会主席陈广秀,宋忠义馆长,青岛理工大学教授、著名画家张志烈,山东省功勋摄影家、青岛日报记者王群,青岛城矿集团董事长杨宝臻,荣明美术馆馆长李荣明,青岛石油大学美术系主任王志刚,西海岸新区收藏家协会主席王卫卿,央美源高考学校教学校长王光东,书法家杨贤玉,唐汉坊,著名画家钮博,著名画家一白,私享艺术杂志社主编王成业,邵凯、蔡洪军,青岛环球集团副总经理尹郁武,青岛油画院院长、西海岸新区东区美术家协会主席陈增慧,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西海岸新区东区美协副主席张平,青岛美术家协会副主席、西海岸新区东区美协副主席于兆科,文物鉴赏家管良泽,著名书法家赵远军,山东美协会员、西海岸新区东区美协秘书长薛玉世等出席了开幕式。开幕仪式由青岛油画院副院长、青岛西海岸新区艺投当代美术馆馆长尹珊主持。策展人陈增慧先生、著名画家王伟先生、瑞源控股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于瑞升先生以及一舨老师先后致辞。
感恩遇见——一舨书画精品展
研讨会文字记录
彭少华:
我在书画方面是外行,所以我先做一个欢迎辞,首先我代表西海岸新区文联,欢迎隋老师回家乡举办画展,也欢迎今天到场的各位领导、大师、以及喜欢书画的老师们,能在正月十六这个时间欢聚在青岛艺投当代美术馆,作为青岛西海岸新区美术家协会的开年第一展,我认为在这个节点举办展会足以说明我们西海岸新区美术家协会对于隋老师的重视,也足以说明隋老师的艺术水准与作品分量,人们常说万事开头好,后面便都更好,所以在我们西海岸新区美术家协会第一个活动就能邀请到隋老师以及隋老师的朋友、粉丝,说明我们今年西海岸新区东区美术家协会的工作也会越来越好。我来到文联工作时间比较短,对于书画方面来说是一只“菜鸟”,但来到展厅之后我请教了在场的很多老师,如何鉴赏画作,我也希望在艺术的世界里面,收获更多,接受更多的滋养。我是一只“菜鸟”,也代表了大部分观者群体,从一个观者的角度而言,内行人有内行人的解读,外行人有外行的感受,我今天认真地观看了所有的画作,虽然有很多字看不懂,有很多画也没有办法给出相对专业的解读。
我谈谈给我的感触,中国画看重的是笔和墨,隋老师运用笔墨的功力大家应该都感受到了,给我最大的感触便是一种亲切和自由。美的艺术作品容易与人产生距离感,让人感觉只能仰视。但隋老师的作品会给人一种亲切的感觉,人物十分生动传神;在西海岸新区没有看到过这样的作品,风格独特,特色鲜明,我相信看过隋牟老师作品的朋友,会铭记于心。
从创作主题上,我认为把一个复杂高深的主题,表达的亲切简单才是大师的功力,陈主席也和我谈到过,在创作的时候不要有太多的束缚,要表达出自己的心中所想。我看到今天展出的作品之中,有菩萨、罗汉等一些具有禅意的形象,但是我在隋老师画中看到的罗汉的形象,与寺庙中或他人的画作中看到的形象,是截然不同的,他们很欢喜,也很自由,这可能就是金刚经中说的“不住于相”,这种自由欢喜的形象也给我们带来了别样的震撼共鸣。虽然是第一次接触到隋老师以及他的作品,但是有一种犹如故人归的亲切。
我有留意到隋老师的画中也有一些菩萨的形象,这些菩萨给人的感觉也是放松亲切的形象。让我们在生活中可以更加了解佛学,更加贴近佛学,让我们理解到佛学的教义,就在我们的生活中。我们日常的工作生活都是道场,都是在进行修行,这便是我感受到隋老师的作品所表达的含义。
我之前在手机上也看过隋牟的作品,但当到了现场却感受了一种完全不同的力量与震撼,这便是我个人一些心得。在我来到文联这个岗位上的时候,我认为人不能什么都会,但是应该什么都学,至少是与工作有关的都要去用心学习。青岛艺投当代美术馆、青岛西海岸新区东区美术家协会,能邀请到隋老师来举办展览,是对我们各个方面能力的认可,这个展览也是给我们新区的艺术爱好者开眼界,也是为我们新区的艺术家们提供了一个交流的平台,隋老师的展览可以说是意义深远的,同时也能看出陈主席的良苦用心,从去年开始筹备,到提前很久就在和我讨论这场展览,包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