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积仅21平方公里的岛国,曾靠鸟粪暴富,

太平洋上,一个面积仅为21平方公里的岛国,曾靠着鸟粪发家致富,过上了奢靡的生活,人均收入曾一度名列世界第一,然而好景不长,短短几十年又重新返贫了,这个国家就是瑙鲁。如今的瑙鲁甚至成为靠洗钱犯罪为生的潦倒国家,这是怎么回事呢?接着跟小编去看一下。

瑙鲁共和国位于中太平洋,赤道以南约60公里处,由独立的珊瑚礁岛构成,全岛长6公里,宽4公里,海岸线长约30公里,最高点海拔61米,全岛3/5曾为磷酸盐所覆盖,属于热带雨林气候,有“天堂岛”之称,瑙鲁陆地面积21.1平方公里,人口约1.3万人,GDP总计1.15亿美元,人均GDP约美元。

瑙鲁是一个孤悬在太平洋上的小岛,距离他最近的岛屿也有公里的,周边平方公里的海面上没有什么陆地,全是一望无际的海洋,所以瑙鲁成了南来北往的鸟群迁徙的时候唯一中转的落脚点。上万年来,一代又一代的海鸟在这个岛上栖息,鸟类的粪便堆积到岛上,岛上形成了可观的鸟粪堆积,加上气候炎热,降雨充沛,鸟粪被迅速分解,保留了大量的磷酸盐,这些磷酸盐随着枯枝落叶腐败过程中产生的腐殖酸,一起向土层下层淋溶,并与土壤中的钙相结合,形成了独特的鸟粪磷矿。同其他种类的磷矿相比,鸟粪磷矿纯度高,又方便开采,是绝佳上乘的磷矿。

年,瑙鲁独立以后,磷矿几乎成了瑙鲁的政治、经济、民生唯一的决定性因素,瑙鲁的历史就是一部磷矿历史。在殖民时代,瑙鲁的殖民者就垂涎这里丰富的的磷矿资源。最先在这里采矿的德国殖民者,后来的英、澳统治者,甚至二战的时候,日本也不惜为了占领瑙鲁的磷矿而派兵作战。二战结束后,按照当时的势力划分,南太平洋的扛把子澳大利亚就曾建议岛上全体居民放弃家园,都搬到澳大利亚沿海的一个岛屿上,瑙鲁岛全部由澳大利亚做磷矿开发。瑙鲁的居民大部分靠当采矿工人为生,现在他们想的是自己当矿主,开发磷矿赚钱。但是这种天真的想法再次被现实扑灭,澳大利亚靠强权政治,强行托管瑙鲁岛,岛上的磷矿资源全部被澳大利亚窃取。

年人口达人的瑙鲁从澳大利亚的托管下独立建国,建国最重要的议题之一就是收回矿权,瑙鲁人很清楚,磷矿是这个新生国家的唯一经济来源。瑙鲁领导人采取了比澳大利亚更加强硬的开采手段,建国刚一年,磷矿的开采量就超过了德国殖民时期30年的开采量。被金钱冲昏头脑的瑙鲁人,忘记了边开采边恢复的循环策略,利令智昏。70年代初期,磷矿给瑙鲁人每年带来1.2亿澳元的收入,经通货换算相当于今天的13.8亿澳元,折合68亿人民币,平均每人获利17.25万澳元,折合人民币85万元,瑙鲁的人均收入一度名列世界第一。

这些收入除了分配给瑙鲁人之外还,剩余的全部存入信托基金,这个基金代表瑙鲁国家在全世界炫富,买下了斐济、关岛等地的标志性建筑,绝对的暴发户。并在shushi澳大利亚商业中心建立一个大厦,标志瑙鲁的财富。不仅瑙鲁这个国家炫富,瑙鲁人也是奢靡成风,每个人两部汽车,在这个小岛上来回兜圈玩。全国人中只有人在工作,其他人都在家里歇着等拿到分红去消费,这两千工作的人大部分都是公务员,好吃懒做,所以瑙鲁肥胖率非常高,一半以上的人患有糖尿病。

数十年的磷矿开采并不重视环境修复,造成了环境被根本性破坏,磷矿开采地变成月球表面一般乱石嶙峋。现在瑙鲁人只能沿着海岸线居住,加上官员公款出国消费毫无节制,更有人形容瑙鲁官员将飞机当汽车开。在20世纪磷矿未开采之前,这里的人靠捕鱼为生,然而到了20世纪七八十年代,捕鱼这项数百年里的生存技能也都失传了。他们守着大海不去捕鱼,吃的却是进口的鱼罐头。一般稍微有点远见的都会把卖来的钱用来发展教育、科技、建设基础设施、环保等。20世纪90年年代初这里的磷矿接近枯竭,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在财政严重危机的情况下,瑙鲁不得不向美国通用贷款2.4亿澳元的高利贷。21世纪初,瑙鲁重返贫困生活,之前购买的房产都被债主拿去抵债了。

于是瑙鲁走上了末流国家的道路,只要给钱就可以在瑙鲁开银行,因此,瑙鲁成了世界洗钱和金融犯罪的天堂。为犯罪提供犯罪场所本身就是犯罪,还卖护照,只要给钱就卖护照,成了犯罪分子出逃的便利工具。一个曾经富甲一方的瑙鲁国成了一个靠出卖经济和外交主权度日,成了全世界瞧不起的国家。

小伙伴们,对此你怎么看呢?欢迎大家留言讨论!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numeiaa.com/zyjr/8907.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