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大朋友小朋友们,你们好!
前几天,我们聆听了中国古代数学家们对研究圆周率所作的贡献。接下来,让我们把眼光投向更远处,去了解一下外国数学家们探寻圆周率奥秘的故事吧!
今天的主人公,被后世的数学家们尊称为“数学之神”。在人类有史以来最重要的三位数学家中,他排在首位,另外两位是牛顿和高斯。他曾说过一句很有名的话:给我一个支点,我就能撬起整个地球。没错,他就是古希腊伟大的哲学家、科学家、数学家、物理学家、力学家——阿基米德。
1
1
提到阿基米德,大家首先想起的应该是他在物理学方面的成就。不仅如此,阿基米德在数学上也创造了极为光辉灿烂的成果,特别是在几何学方面。
阿基米德开创了人类历史上通过数学算法计算圆周率近似值的先河。他首先用内接正六边形求出圆周率的最小值大于3,再用外接正六边形并借助勾股定理求出圆周率的最大值小于4。
接着,他把圆的内接正六边形和外接正六边形的边数分别加倍,将它们分别变成内接正十二边形和外接正十二边形,再借助勾股定理改进圆周率的最小值和最大值,直到加倍至内接正九十六边形和外接正九十六边形为止。最后,他求出圆周率的最小值和最大值分别为/71和22/7,并取它们的平均值3.为圆周率的近似值。
阿基米德用到了迭代算法和两侧数值逼近的概念,称得上是“计算数学”的鼻祖。
年,纽埃共和国发行了一枚“π——圆的秘密”彩色纪念银币。该币最大的特点就是应用了纳米雕刻技术,在币面上的一个边长11毫米的方块内,容纳了π超过万个数字。在这块银币的背面,就描绘了阿基米德计算圆周率的场景,大家都来看一看吧!
下期精彩预告:
《人物篇之鲁道夫和尚克斯》
原标题:《广西科技馆圆周率线上主题科普之八:阿基米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