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癜风三级专科医院 http://news.39.net/bjzkhbzy/170317/5252023.html
Eurydactylodes鳄鳞守宫属,暂且这么翻译吧,虽然说到这个名字国内不少小伙伴还是很陌生,但是不得不说···这其实是我们之前讲过的东西啦(我猜你们就没印象了),再一次把它拎出来聊一聊,很大一部分原因也是最可玩儿的东西实在太少了,难以有让人眼前一亮的东西,尤其是现在的非保育市场基本都是花色不同的“麻蜥”们,大小不一的“丽纹龙”们,要么就是刺儿不一样长的“十字领”们······像鳄鳞守宫这种好玩儿不火的东西如果就这么被埋没了实在可惜。
但无论什么时候,他们模型的外观都能令人眼前一亮···你是COS眼斑巨蜥,还是买了长颈鹿的皮肤?这一块块裂开的皮,我tm真想给你涂点唇膏······
COS眼斑巨蜥?
买了长颈鹿的皮肤?
那废话不多扯了,有谁还记得鳄鳞守宫全家都有谁么···没事,忘了我们可以再说一遍。Eurydactylodes属一共有4个成员,简单记可以分成:
土豪玩物Eurydactylodessymmetricus对称鳄鳞守宫
脑子有包Eurydactylodesagricolae鲍尔鳄鳞守宫
小鸡崽子Eurydactylodesoccidentalis西部鳄鳞守宫
我分裂了Eurydactylodesvieillardi维兰德鳄鳞守宫
召唤神龙
从第一个讲吧Eurydactylodessymmetricus是E属最大的成员,成体可以接近20厘米,当然,这货也是最为稀少的,同样也是这四兄弟里价格最高的(至少在欧美是),他们前额的鳞片巨大无比,整个脑袋扁的好像熨斗熨过两遍一样···不过也正是这样,他们的识别度特别高,花高价买的土豪也不担心被骗
头顶巨大的鳞片
这如同被踩扁的大头
估计不少人都会对“对称鳄鳞守宫”这个名字感到费解,这是个什么鬼shi名字,虽然叫着比较别扭,但其实这货和“对称”一词还真是名副其实。
symmetricus源自于希腊语“对称的”含义,指的是其头部有对称分布的开裂(大鳞),而其他鳄鳞守宫属的成员则多为随性的分裂,这是识别他们最大的特征之一。
头顶对称分布的大鳞(开裂)
Eurydactylodesagricolae鲍尔鳄鳞守宫是这家子人里最便宜也是最常见的一个,相比较土豪玩物E.s,他脑瓜门子上的鳞片出奇的小,是整个E属当中最小的,他不是一大块一大块分裂的状态,而是细密的颗粒。E.a之所以被我称作“脑子有包”主要是因为他们成年之后,尤其是雄性,会在脑后生出一个肉瘤,你说···这不叫脑子有包叫什么······
脑子有包···
值得一提的是鲍尔的四肢根部前侧面都有明显的黄色,而嘴角脸颊处的黄色则更加明显,这是识别它们的重要特点之一,另外这些家伙尾巴上还会有些深色花纹这也是其特征之一
嘴角明显的黄色
四肢侧后方的黄色以及尾部的暗纹
Eurydactylodesoccidentalis是该属下体型最小的成员,在野外非常难发现,直到年人们才知道它的存在。而且分布地极为狭小,仅在新喀里多尼亚主岛西部的干燥森林有记录,这也是为什么他被称为“西部鳄鳞守宫”,其种加词含义便是希腊语的“西部”。尽管一直存在感很低,但他们的面相却很有特点,背部有着粗犷的深色条纹,而身体其他部分则“开裂”的不那么明显。
背部粗大的花纹
最后要说的Eurydactylodesvieillardi绝对是我个人认为鳄鳞守宫全家里最最最能体现这个名字的了。他们全身上下都均匀裂开,对比度极高,分分钟告诉你啥是“我分裂了”···这也是为什么开篇我要用他的照片与长颈鹿和眼斑巨蜥作对比。
有没有密恐预警
这造型太朋克了
说完了鳄鳞守宫他们全家,咱们简单聊一聊大家比较关心的吧:怎么养活,可玩儿性如何。
第一个问题还要从原产地开始讲。鳄鳞守宫属全部生活在新喀里多尼亚,大家都是知道的,那边什么巨人,睫角,盖勾亚都在那里窝着。这地方全年温暖湿润,分干湿两季,湿季从每年12月开始到次年3月结束,气温在26度到32度之间,干季则在4月到11月,气温在17到27度。
来个原产地特写
鳄鳞守宫主要生活在岛内半湿润的硬叶林或灌木丛中,温度多在26到28度,湿度则可以控制在60%~70%左右(成年个体略低也可以接受)。由于体型不是很大,仅有10~14厘米,因而幼体养在塑料盒内,垫湿纸巾即可。成体用45厘米长的环境就足够容下一个繁殖组。
小的像鼻屎一样的幼体
另外,作为树栖守宫,饲养环境里肯定要有一些方便攀爬和躲藏的设施,由于它们并不像睫角巨人这类喜欢跳跃,而是多为缓慢的爬行,所以大可不必担心他们把造景碰坏了···这些躲藏设备是非常重要的,刚到家的个体如果不适应环境,或存在紧迫有压力的情况他们的体色会变浅很多,当然,遇到危险精神紧张同样会有这种亮丽色彩的展示。
上图为紧张状态的体色,下图为正常状态的体色
光照方面,尽管鳄鳞守宫是夜行性的,但很多外国玩家还是为他们提供一定的光照模拟自然环境,这个,其实个人喜好也是。国内无论什么东西,一旦量化,都肯定要进抽屉···你们懂得。
个人推荐给点光源还是好的······
食物上,鳄鳞守宫们都是以果泥为主食的,但还是推荐果泥与活虫搭配喂食,这样才能更好地保证营养均衡,茁壮成长~
饲养的最终目的都是繁殖~既然都说到这了,就顺带提一嘴。性别方面,成年雌性的体型要比雄性大,雄性的大腿内侧有比较长的鞭毛(股孔分泌物)。但幼体的性别不是很容易区分,幼年雌性有“假股孔”很容易和雄性混淆,只有很有经验才能区分。
在进入繁殖期之前应先将雌性与雄性隔离冬化,温度下降到20到23度,减少投喂和光照,光照减少至每天低于12小时,以这种状态维持2个月多至3个月即可完成冬化,也正是因为光照变化可以提高冬化的成功率所以不是很建议将它们养在昏暗的空间里。
冬化结束准备交配,建议一只雄性配2~3只雌性,不能让一个环境里出现两只或更多雄性,不然会打起来······交配结束后就可以拿出雌性单独照顾准备分娩了~分娩场所可以铺设10厘米的蛭石及其他铺设物。一般一半蛭石一半泥炭土混合苔藓比较合适,产卵后及时取出放入孵化箱。孵化温度23度,每4~7天打开检查一次,幼体大概70~90天出壳
出壳幼体要多加注意,脱水是最容易出现的情况,一定要保证湿度和水源,但是湿度不代表密闭,通风同样很重要。注意好所有这些,刚出壳的幼体就能茁壮成长啦~
咳咳,那么到了最后,安利也安利完了,到了传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