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风起,农事忙。
随着大田播种时节的临近
天山南北进入了春耕生产倒计时
工作队中能人多、办法多
打好春耕提前量
奏响春天的交响乐
春之序曲
Spring
随着天气回暖,田间地头热闹了起来,培训也成为农牧民最欢迎的方式。
罗秀荣是若羌县农业局驻铁干里克镇果勒吾斯塘村工作队员,作为专业技术人员,这个星期她一直在村民家的果园里奔波,教授剪枝方法,教病虫害防治方法,教果树品种改良技术,村里的老少也跟随她的足迹走进不同的课堂去“听课”。
若羌县农业局驻铁干里克镇果勒吾斯塘村工作队员在讲课
村民艾合买提·吾斯曼家有9亩红枣地,去年收入不错,但是面对竞争激烈的红枣市场,他也认识到提高品质的重要性。“驻村干部给我们讲解枣树的修剪技术,我回去都用上了,现在天气暖和了,我要抓紧时间修剪枣树,争取年底有好收成,卖个好价钱。”艾合买提·吾斯曼说。
兵团党委宣传部驻麦盖提县库尔玛乡比尔艾格孜村工作队带着乡亲备耕学习
兵团党委宣传部驻麦盖提县库尔玛乡比尔艾格孜村工作队带着乡亲们,到巴楚县去参观怎么备耕,怎么发展林果业,走出去的村民学了到真本领,见到了真效果。村党支部书记阿卜都如苏力·百合提感慨地说:“我们都种果树,看看别人怎么干的,才明白提高产量是要讲方法的。”
农牧民学习养蜂知识
昭苏县有美丽的山花,养蜂业是农牧民增收途径之一。昭苏县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服务中心驻萨尔阔布乡克尔托干村工作队请来高级养蜂师为农牧民讲课,村民阿拜·阿里巴特在参加了培训后有了新想法:“没想到能有这么好的学习机会,春天花一开,我就把蜜蜂养起来,想办法让自己的钱包鼓起来。”
春之奏鸣曲
Spring
整地、施肥、疏通渠道、检修农机……春耕时节,农活儿一拨接着一拨,第一书记、工作队员、结亲干部与乡亲们一起在田间地头、温室大棚、农机场院忙碌着,一幅幅鲜活的“春耕备耕图”,成为春日的最佳图景。
新疆油田公司驻泽普县依克苏乡托皮恰村工作队带领村民清理灌渠
春节还未结束,新疆油田公司驻泽普县依克苏乡托皮恰村第一书记、工作队长王海东带着村里的党员、团员及部分村民开始集中清理灌溉渠道。在渠边,王海东迅速对人员进行了分工:“阿布都,你负责带领几个村干部清理渠道淤泥!郭俊成,你带几个人清理渠边杂草……”当了解到村民集中反映的干渠老化、浇灌不畅等急需解决的问题后,工作队说干就干,当即与村“两委”班子制定了渠道维修方案。经过一周的忙碌,一条整洁、干净的灌渠出现在大家的眼前。
果园春灌了
国网新疆电力公司驻策勒县策勒乡托格拉克艾格勒村工作队经过三天的努力,将灌渠中一个冬天的沉积物全部清理完毕,并开始春灌。工作队员阿不来提说:“虽然有些辛苦,但为村民办成了一件实实在在的事儿,我们很欣慰。看着春灌的土地,期待今年大家都有好收成。”
在温宿县古勒阿瓦提乡巴格其村,全村辆农用拖拉机齐刷刷地开到了村委会,阿克苏地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驻村工作队请来农机局工作人员统一进行了检修,确保春耕前各类农机具能够正常运转。
村民集体检修农机
化肥也团购,这是阿克陶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驻托尔塔依农场乌左拉队工作队为村民办的实事,随着3辆满载化肥的拖拉机开进了村委会,预定化肥的25户村民以团购的价格买上了放心肥。
自治区经信委驻麦盖提县库木库萨尔乡库木库萨尔村工作队助力春耕发放化肥
自治区经信委驻麦盖提县库木库萨尔乡库木库萨尔村工作队,在分析了今年户,人脱贫目标任务后,开展"助力春耕生产”活动,第一步为97户贫困户及困难户发放15吨尿素和复合肥,解决了春耕生产燃眉之急。
春之变奏曲
Spring
与往年相比,天山南北的春耕备耕不仅是购买种子、化肥、育种,有的工作队还开阔思路,帮助村民寻找新路子。
新疆师范大学结亲干部为莎车县孜热甫夏提乡喀勒提拉村捐资购买农机具
“合作备耕”模式新。新疆师范大学结亲干部在莎车县孜热甫夏提乡喀勒提拉村时,自发捐款5万元,并以此捐款为基础,工作队和村“两委”成立了农机合作社,争取县政府补贴和国家农机具补贴,破解劳动力不足瓶颈。捐赠仪式上,村委会主任阿卜力米提·奥斯曼说:“我们村每到麦收季节,因缺少大型农机具,遇到很多困难,结亲干部和工作队想得长远,为我们办了一件大好事!”
自治区财政厅驻洛浦县洛浦镇阿亚格恰帕勒村工作队邀请专家讲课
“科技备耕”时尚新。今年各地的大棚“热闹”了,温差、时差、季节差出了效益,大棚经济给农民带来的惊喜不断。在洛浦县洛浦镇阿亚格恰帕勒村,蔬菜大棚里很热闹。自治区财政厅驻村工作队邀请到自治区农业专家,有针对性地解决村民提出的大棚蔬菜病虫害防治,水肥的精细化管理等问题,并开出良方,受到村民的热烈欢迎。种植户多来提·库尔班尼亚孜高兴地说:“我们最需要学习的就是大棚蔬菜病虫害防治办法,工作队请来的专家救活了我们家的西红柿、辣椒,真是帮了我们大忙啊。”
新疆移动公司驻叶城县依力克其乡古勒巴格村工作队帮助农户销售大棚蔬菜
“订单备耕”有底气。叶城县依力克其乡古勒巴格村有座蔬菜大棚,但是由于销售渠道不畅等原因,村民种植大棚的热情不高。新疆移动公司驻村工作队通过多方协调,与学校签订了蔬菜供销合同,让村民吃上了“定心丸”。第一书记张伟也算起了经济账:“我算了一下,现在贫困户就种了11座温室大棚、21座拱棚,一座大棚按毛收入1.5万元计算,到年底实现脱贫是没有问题的。”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籽。年的春天,天山南北播种希望的种子,秋天,将收获累累果实。
欢迎转发,
转载请联系授权!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