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它,不顾艰险,参与了诸多重要战役的功勋舰艇。
————它是战功赫赫的英雄,但最终沉没大海。
约克城号航空母舰,(Yorktownclassaircraftcarrier,舷号CV-5),是一艘曾隶属于美国海军的航空母舰,同时它约克城级航空母舰的首舰。它是美军第三艘以约克城命名的军舰,纪念美国独立战争中的约克城围城战役。
约克城号航空母舰是美国海军在年代经济危机后,根据经济复兴法案拨款所设计建造的航空母舰。其于年在纽波纽斯船厂开始建造,在年下水,于年入列服役,为约克城级航空母舰的首舰,舰长为欧内斯特·D·麦克沃特海军上校。
年1月,在舰只设备装配完毕后,约克城号即在弗吉尼亚州的汉普顿锚地及其海岸南方的演习场开始训练其新装备的航空编队。后在2月里,约克城号开始了它的试航,沿途经过了夏洛特·阿马利亚、圣托马斯、美属维京群岛、海地的戈纳伊夫、古巴的关塔那摩湾和巴拿马运河区的克里斯托巴尔港。在当年3月1日,约克城号从克里斯托巴尔港的科隆湾出发返航,后进入诺福克的海军造船厂进行试航后的船舶维修。从年开始,约克城号航母在美国东海岸外一带海域进行军事训练。随后于年4月20日前往太平洋地区,约克城号与太平洋舰队会合,开始了它的正常运作。在年的4月和11月,约克城号航母分别进行一次中立巡游,并于12月2日进入诺福克海军基地。5天之后,日本偷袭珍珠港,太平洋战争爆发。
由于毫无准备,太平洋方面紧接着传来太平洋舰队遭受重击的消息。并且因为战舰编队遭到严重破坏,此时未受损害的航空母舰就显得更加弥足珍贵。12月7日,美国在太平洋地区只有三艘航空母舰——企业号、列克星敦号和萨拉托加号。游骑兵号、胡蜂号以及新近服役的大黄蜂号航空母舰,都驻守在了大西洋海域。约克城号于年12月16日离开诺福克前往太平洋。年12月30日约克镇号到达圣迭戈,之后就成为新成立的第17机动部队的旗舰,指挥由海军少将法兰克·杰克·弗莱彻(FrankJackFletcher)担任。
在年1月,约克城号迎来了它在新战区的首次任务,其内容为协同其同级航母企业号所属的第八机动部队将海军部队护送至图图伊拉岛,以增强已经部署在该岛上的守备力量。完成任务后,约克城与企业号分开,前往吉尔伯特群岛,以参加美国在太平洋战争中的第一次战术攻击任务,即马绍尔群岛-吉尔伯特群岛突袭。
进攻当天凌晨5时,11架破坏者式鱼雷轰炸机和17架无畏式俯冲轰炸机在指挥官柯蒂斯·W·斯麦利的带领下从约克城号上起飞。在舰队内2艘巡洋舰和4艘驱逐舰的掩护下,飞行攻击编队攻击了在贾鲁伊特环礁(JaluitAtoll)上的日军设施和船舶。但由于空域内猛烈的雷暴雨,首批攻击编队共有7架飞机失事。在攻击贾鲁伊特环礁的同时,约克城号上的其他飞机则袭击了梅金环礁(MakinAtoll)和迈利环礁(MiliAtoll)上的日军设施和船舶。虽然第17机动部队原计划对贾鲁伊特环礁实施第二次攻击,但是由于雷暴雨和夜幕降临而被取消。至此,该编队退出了这片海域。
约克城号首次攻击任务当中其实还有些插曲,因为他们在前往预定攻击海域时基本未碰到任何敌军水面舰艇,这在当时令整个美国海军高层感到颇为幸运。虽然整个计划从制定到执行都令人满意,但美军也同时意识到,战术上的勤奋不能掩盖战略上的失误——缺乏日占岛屿情报数据的获取,航母编队的攻击具有盲目性,整个进攻过程的风险和收获成果存在较大不可控因素。
退出吉尔伯特群岛后,约克城号进入珍珠港补充给养,并于年2月14日再次出海前往珊瑚海。3月6日,它与以列克星敦号航空母舰为主组建的第11机动部队(指挥官为海军少将威尔森·布朗(WilsonBrown))会合,一同向腊包尔和盖斯马塔开进,目标为攻击日本舰只从而阻滞日军的推进速度,同时要掩护盟军在新喀里多尼亚的努美阿的登陆。不过日军未停止进攻脚步,它们仍继续着对澳大利亚的攻势,并于3月7日在新几内亚东端萨拉马瓦-莱城地区的修恩湾登陆。
日军登录的消息迫使布朗少将将第11机动部队的攻击目标由腊包儿改为萨拉马瓦-莱城地区。在年3月10日早晨,位于巴布亚湾内的列克星敦号在7时49分开始投放其航空编队,21分钟后,约克城号紧随其后投放其航空编队。尽管航空编队投放点在海湾内,但是飞机在横穿欧文-斯坦利山脉时将能够保证机动部队的安全以及攻击的隐蔽性。
在接下来的攻击过程中,列克星敦号上起飞的第2侦查中队中的无畏式俯冲轰炸机于9时22分对日本船只展开俯冲轰炸。9时38分,该航母上的鱼雷机与轰炸机中队对萨拉马瓦地区的日军船只展开进攻。其战斗机中队则分散成多个四机攻击小组,分头进攻莱城和萨拉马瓦。约克城号上的飞机在列克星敦号的攻击波后接踵而至,9时50分,第5轰炸机中队和第5鱼雷机中队对萨拉马瓦地区展开攻击,与此同时第5侦查中队则对莱城地区海岸边的辅助设备实施破坏。第42战斗机中队的飞机在萨拉马瓦地区上空执行战斗巡逻任务,在确定该地区不存在敌方空中力量后,即对该地区的地面目标和港口中的小型船只展开攻击。
在完成攻击任务后,美军飞机开始返航,架飞机中的架被安全收回,其中一架无畏式俯冲轰炸机由于被日军防空炮火击中而坠落。这次针对萨拉马瓦-莱城地区的攻击是两艘航空母舰上的航空编队共同执行的首次攻击任务。尽管较之其后的行动,其攻击鱼雷和炸弹命中精度有待于提升,当时飞行员们在这次攻击积累了宝贵经验。第11机动部队在任务结束后从东南方向撤出战区,直至夜幕降临,又转向东面继续离开战区。
约克城号之后继续留在远离日军陆基飞机攻击范围的珊瑚海海域进行巡逻,并随时准备对敌发动攻击。其后南太平洋的局势逐渐稳定,约克城号及第17机动部队的其他军舰开进了汤加群岛的东加塔普岛上尚未建成的港口,进行自2月14日离开珍珠港后的首次维护。不久之后由于日军暴露攻击莫尔兹比港运输线的迹象,约克城号4月27日离开东加塔普岛,再次开进珊瑚海。同期列克星敦号航母所在的第11机动部队也离开珍珠港,与第17机动部队会合。至此珊瑚海战役即将来临。
珊瑚海战役
5月2日下午15时,2架第2侦查中队的无畏式俯冲轰炸机发现了一艘正在上浮的日军潜艇。随即三架破坏者式鱼雷轰炸机随即从约克城号上起飞赶往现场,在该潜艇下潜后对其实施了一次攻击。
5月3日早晨,第11机动部队收到一条从澳大利亚飞机上发来的信息,其内容说明日军的运输舰只正往所罗门群岛的图拉吉岛上运送军队和设备。为此,约克城号向北开进,准备对日军刚刚建成的滩头阵地进行攻击。5月4日清晨,约克城号进入攻击水域。早上7时,第一攻击波由18架战斗机、12架破坏者式鱼雷轰炸机和28架无畏式俯冲轰炸机从约克城号上起飞。约克城号的航空编队对敌舰和位于图拉吉岛和所罗门群岛佛罗里达岛南岸的吉沃图(Gavutu)上的海岸设施进行了三波不间断的攻击,以损了2架战斗机和1架鱼雷轰炸机的代价击沉日军菊月号驱逐舰、四艘运矿船、四艘驳船和五架日军的水上飞机。
与此同时,一支隶属于英国皇家海军的巡洋舰-驱逐舰特混舰队加入了列克星敦号的第11机动部队,至此,盟军在珊瑚海战役前夕集结完毕。
此时日军11艘载满士兵的运兵船正由一艘驱逐舰护送前往莫尔兹比港,其由祥凤号轻型航空母舰、四艘重型巡洋舰和一艘驱逐舰提供火力掩护,翔鹤号和瑞鹤号组建的及额外2艘重型巡洋舰和6艘驱逐舰的机动部队提供空中掩护。
5月6日早晨,盟军派遣机动部队内的驱逐舰和巡洋舰前往路易西亚德群岛用以阻截日军。而两艘航空母舰和其余僚舰往北搜索敌人。之后日本侦查飞机发现了盟军的油料补给舰及其护卫驱逐舰,并将油料补给舰误认为是航空母舰。随后两波的日本飞机向这两艘船发起攻击。护卫驱逐舰西姆斯号的高射炮组由于机枪故障无法运作,在高爆炸弹三次命中后很快沉没,大批船员随舰丧生。而油料补给舰尼奥绍号则幸运一些,其在遭受多达7次的直接命中和8次近距脱靶后仍未沉没,直至11日船上的幸存者被送至亨利号驱逐舰上后,它才被来救援的驱逐舰击沉。
尼奥绍号和西姆斯号吸引了原本用于攻击盟军航空母舰的日本飞机,与此同时,从约克城号和列克星敦号上起飞的飞机发现并击沉了祥凤号航空母舰。7日下午,翔鹤号和瑞鹤号在仍未找到弗莱彻的舰队的情况下,投放了27架轰炸机和鱼雷机进一步扩大搜索范围。随后其遇见从约克城号和列克星敦号上起飞的战斗机,并在接下来的战斗中,盟军被击落9架飞机。接近傍晚时,三架日本飞机将约克城号错当成他们自己的航空母舰并试图降落。军舰上的防空炮火遂将它们驱逐开,这三架飞机从约克城号上空掠过,随后逃脱。两分钟后,又有三架日本飞机犯了相同的错误,这次航空母舰上的炮手击落了其中的一架。
5月8日早晨,一架列克星敦号上的侦察机发现了日本的航母攻击舰队——其中包括了翔鹤号和瑞鹤号。约克城号随即出动飞机发动进攻,共有两枚炸弹击中翔鹤号,毁坏了它的飞行甲板,使其无法再投放飞机;另外,炸弹也引起了汽油储藏罐的爆炸,并摧毁了一个引擎维修车间。随后列克星敦号上的俯冲轰炸机又送去了另一波攻击。与此同时,日军也获取了盟军两艘航母的大概位置。日军飞机成功地突破了防御网并向列克星敦号的舰首两侧发射了鱼雷,其中的两枚撕开了列克星敦号的左舷;同时轰炸机又掷了数颗炸弹。列克星敦号的三个引擎室被部分淹没,舰内多处火灾,而升降机也无法工作。约克城号也不能幸免。虽然其航母躲开了8颗鱼雷和多颗炸弹,但在日军轰炸机的多番攻击下,仍被一颗炸弹击中,造成66人死伤。列克星敦号的上的火情最终被控制住,航母又能够继续进行飞机作业,同时也恢复了船身的平稳。然而,由于航母内的汽油蒸汽被引燃又导致爆炸,致使航母内部遭受严重破坏。8日下午17时,列克星敦号被宣布弃船,随后被菲尔普斯号驱逐舰击沉。
网络图片(侵删)
日军赢得了战术性的胜利,盟军遭受到了相对而言更为严重的损失;但对于盟军来说,此次战役阻截了日军在南太平洋和西南太平洋的攻势,可以说是实现了战略性的成功。约克城号亦非全身而退,它在此次战役中遭受了严重损伤,专家本预计它必须在船坞中维修三个月才能重回战场。不过,战争容不得一丁点等待,由于盟军已经通过破译日本海军信息得知日军即将展开一次大规模行动,约克城号也无法得到充足时间的维修。至此太平洋战场另一场重要战役即将打响,行动位置位于夏威夷岛链的西北端——“中途岛”。
中途岛战役
年,盟军获得日军情报开始系统的规划中途岛防守,其高层尽可能的增加了中途岛的人员和武器装备,准备好了与日军展开一次海上决战。包括企业号与大黄蜂号的第16机动部队也被召回珍珠港进行战前的给养补充。
约克城号于5月27日到达珍珠港。船坞的工作人员开始紧张的修复工作,他们需要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完成必要的修复工作,以使该舰能够重新出海。约克城号上的航空编队也得到了来自萨拉托加号航空母舰上的飞机和机组人员的补充,而萨拉托加号则在夏威夷休整之后即前往美国西海岸进行舰只的现代化维修。在简单修缮之后,约克城号作为第17机动部队的核心于5月30日重新出海前往中途岛海域。
到达中途岛的预定海域后,约克城号所在的第17机动部队与第16机动部队会合,并处于第16机动部队北面。
从中途岛和航空母舰上起飞的侦察机从6月初开始就持续不断的搜索着周围的区域。6月4日黎明,约克城号投放了10架俯冲轰炸机组成的机群在半径公里的半圆区域内进行搜索,但是一无所获。但幸运的是,一架从中途岛起飞的水上飞机发现了正在接近的日军,并及时通知了岛上驻军。盟军统帅命令第16机动部队找出敌军航空母舰的位置并在发现后立即发动攻击。
约克城号也紧急投放6架执行战斗巡逻任务的飞机。8时30分最后一架侦查飞机被收回后,飞行甲板立即开始陆续投放攻击机群,其中包括17架来俯冲轰炸机、12架鱼雷轰炸机和6架战斗机。与此同时,企业号和大黄蜂号也开始投放它们的攻击机群。
来自3艘航空母舰的鱼雷轰炸机群发现了日军的攻击舰队,虽然它们损失惨重——其中41架飞机总共只有6架返回了企业号和约克城号,没有一架返回大黄蜂号——但却达到了进攻的目的。日本负责空中巡逻的飞机放弃了对航母的高空掩护,而将注意力转为攻击鱼雷轰炸机。日本航母上空则成为刚从约克城号和企业号上赶来的轰炸机敞开。
在没有遭遇多少有效抵抗的情况下,约克城号上的俯冲式轰炸机开始连续打击日军的苍龙号航空母舰,在3次致命的攻击中共投掷了多枚磅的炸弹,苍龙号也变为一片火海。企业号上的飞机则同时攻击了赤城号和加贺号航空母舰。由于日军航空母舰正在进行加油和换弹作业,炸弹和汽油的连锁爆炸令这场灾难雪上加霜,也使得短时间内两舰变为漂浮的残骸。
日军除了3艘被毁的航空母舰之外,还有飞龙号未被发现。飞龙号在战斗开始后投放了18架轰炸机。13时29分,约克城号发现了日军攻击机群,其随即中止甲板上的战斗巡逻机的加油作业,并开始快速清理甲板。同时正准备降落的飞机也退出了降落圈,为防空炮火腾出空间。
约克城号上的战斗机倾巢而出,试图阻击来袭的日军机群。它们将由大约18架日军轰炸机和18架零式飞机组成的机群打散,同时日军轰炸机群指挥官的座机也被击落。在密集的防空炮火和航母巧妙的规避动作下,仅有3架轰炸机命中了约克城号,但造成的损害均不轻。其中2架在投掷完炸弹后即被击落;第3架则在投掷完炸弹后失去控制并撞上了位于航母尾部靠近左船舷,随即爆炸并撕开了约3米的方形大洞,而炸弹爆炸溅起的碎片杀死了约克城号上多名船员。爆炸碎片同时还刺透飞行甲板并引起火灾。
第二颗炸弹击中了航母的左舷,并穿透飞行甲板在烟囱的底部爆炸,致使3个锅炉的烟道破裂、2个锅炉无法工作、5个锅炉中的火被熄灭。烟和汽油充满了6个锅炉室。负责一号锅炉的工作人员不顾危险,继续坚持岗位从而保持了足够的蒸汽压力以保证辅助蒸汽系统的正常运行。
第三颗炸弹击中了航母的右舷,并穿透甲板爆炸,在衣物储藏室引起了一场火灾。不过通过使用二氧化碳隔绝系统的措施无疑有效阻止了临近汽油储藏室中的汽油被引燃。
在修复日军轰炸造成的伤害时,约克城号的速度已降至了6节;至14时40分,,由于大部分锅炉的损坏,约克城号慢慢停了下来,在海中静止不动。此时修复工作正在紧张的进行中。大约到了15时40分,约克城号准备重启锅炉;10分钟后,引擎室报告可以达到20节的速度。但此时约克城号还未脱离战斗。
与此同时,由于火情得到有效的控制,约克城号重新开始为甲板上的飞机加油,但紧接着舰上的雷达发现了53公里外又有一支敌军飞机呼啸而来,航母又重新进入战斗状态,加油作业也被停止了。正在执行战斗巡逻任务的6架飞机中的4架被派去拦截入侵者。而飞行甲板上的10架飞机中的8架油箱中都只有23加仑的汽油,它们随即起飞作为拦截日军飞机的战斗巡逻飞机群的预备队。
16时,约克城号重新恢复了20节的航速,其投放的飞机也已经与敌机相遇。虽然护航机群击落了至少3架敌机,但是剩下的敌机仍向着航母及其护卫舰扑去。
日军攻击编队投放多枚鱼雷,约克城号的勉强避开了2枚鱼雷,但是另有两枚在相隔几分钟内各击中了船身左右两侧,其中第一枚的命中时间为16时20分。航母也受到致命一击,它失去了动力,舵被卡住,只能呆在原地不动,并且船身开始向左侧倾斜。
随着船身倾斜的加剧,加之航母失去了动力,控制海水涌入基本是不可能的了。同时舰长命令航母底层全员确保自身安全,穿上救生衣进入上层甲板。船身倾斜在持续加剧,当其达到26度时,船长为了拯救尽可能多的船员随即宣布弃船。
在接下来的几分钟里,船员将伤员放入救生筏中,送至附近的驱逐舰和巡洋舰上,整个弃船过程井然有序。在疏散了所有的伤员之后,船长巴克马斯特则最后一次搜索全舰,查看是否还有生者遗漏。在最后确定没有活着的人留下之后,他通过舰尾放下的绳索离开航母。此时,海水已经淹至机库甲板的左侧。而舰上飞机也均转移至企业号上。
傍晚企业号收回所有飞机后,即时向东后撤,而没有追击日本舰队;而盟军则派休斯号驱逐舰留守约克城号。5日早上美军开始追击日军,此时休斯号发现约克城号竟然漂浮一夜仍未沉没,而其倾侧仍然维持在26度左右,显示舰体没有继续入水。休斯号便向太平洋司令部汇报,认为约克城号仍可拯救。
太平洋司令部经研究后同意恢复拯救,同时派出两艘驱逐舰增援。不过由于约克城号的生还船员分散在不同的舰艇上,盟军用了整个上午,才将约克城号的抢修人员集结,并直到下午名损管人员才登上哈曼号驱逐舰。下午2时26分从夏威夷赶来的一艘拖船尝试拖走约克城号,但因强烈季候风无法行进。傍晚6时哈曼号及另外两艘驱逐舰终于起行,并在6日凌晨与先出发的驱逐舰会合。
6日黎明,哈曼号驱逐舰开始为约克城号提供电力,并利用水泵扑灭了约克城号最后的小火;损管人员开始为约克城号平衡重量;而其他驱逐舰则在外围组成反潜防护圈。到下午约克城号的倾侧已减少至20度,舰体入水情况也大幅改善。然而日本潜艇却在此时成功避过驱逐舰侦测,并在下午1时30分向约克城号发射四枚鱼雷。首枚鱼雷击中哈曼号,使之在五分钟后沉没;接着两枚鱼雷穿过哈曼号下方,并击中了约克城号右舷;最后一枚鱼雷没有击中。两枚鱼雷的攻击使约克城号右舷加速入水,同时也迫使约克城号船员再次弃船。
拯救队伍本希望在7日清晨重返约克城号,但约克城号6日晚上入水严重。到7日清晨,约克城号已逐渐向左舷翻滚倾覆,情况显然无法挽回;增援的驱逐舰只好放弃搜救,并全体下半旗向约克城号致敬。4时58分,约克城号终于在海上沉没。
海战结束后四个月,美国海军将约克城号除籍,并把正在建造原舰名为好人理查德(BonHommeRichard)、舷号CV-10的埃塞克斯级航空母舰更名为约克城号,以纪念其战绩。约克城号航母,也最终得以借尸还魂,继续其光荣的使命。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