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法四十年丛书人物跟踪倪金城

倪金城前言:《留法四十年(-)》丛书年7月由中国经济出版社出版,丛书由28位留法编委编撰,旨在记录-四十年间留法学人留学、就业与创业故事,为留法学人集体存档,并以此纪念中国改革开放四十周年。我有幸作为编委会成员参与《留法四十年》丛书的编撰,我与李永东、魏黎明共同撰写的"高铁雄心"一文已收录在《留法四十年》丛书中发展篇。

这里与大家分享我自己的更详细的故事"法国情,中国魂"之第二部分。

法国情,中国魂

倪金城

年7月

目录

求学之路

工作之路

融入之路

推动中国高铁前期规划之路

推动中国城镇化与乡村建设之路

双赢之路

结语

推动中国高铁前期规划之路

年建成的巴黎里昂TGV高速铁路客运专线,是当时世界上最快速的高铁(公里/小时),引起了中国铁路专家的兴趣。我更利用工作之便极力向中国推荐高速铁路,对中国最早的高铁规划起了一定的积极作用。

法国高铁与地中海

年,中国铁道部已完成了《京沪高速铁路线路方案构想报告》;年5月,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发布了《京沪高速铁路可行性研究报告》;年底,中国国家计委、经贸委、科委、体改委和铁道部课题组完成了《京沪高速铁路重大技术经济问题前期研究报告》,中国国务院同时批准开展京沪高速铁路预可行性研究,铁道部随即成立京沪高速铁路预可行性研究办公室,由铁道部原总工程师、中国著名的铁路建设专家沈之介任主任。年课题组还完成了《京沪高速铁路重大技术经济问题前期研究报告》的深化研究。

法国高铁

年11月28~30日,中法高速铁路研讨会在北京举行。中国铁道部原总工程师、京沪高速铁路建设预可行性研究办公室主任沈之介作了题为“中国铁路现状及京沪高速铁路”报告。法国装备运输及旅游部地面交通司司长与法国国营铁路公司总经理分别作了题为“法国高速铁路运输发展政策”和“法国高速铁路的成就与经验”报告。我所在的法铁高速铁路规划部直接参与了法国代表团发言材料的准备。

年10月2日,由沈之介为团长的中国铁路代表团一行5人出席了在法国里尔召开的第2次世界高速铁路大会。沈之介团长代表中国发言,介绍了北京上海未来的高速铁路建设项目。大会结束后中国代表团应邀访问法国国营铁路公司,我参与接待并详细介绍了法国高铁的技术和经营优势,尤其是巴黎里昂高速铁路项目在各个方面取得的成功。

法国高铁

年12月10日,中国铁道部及中国铁道科学院与法国交通部和法国工业经济合作署在北京召开“中国铁路提高客货列车运行速度研讨会”,特邀我作专题报告。虽然主题是中国铁路提速,但主办方和我借此机会,为中国高速铁路项目造势。会上我详细介绍了法国瓦朗斯到马赛的地中海高速铁路建设项目,用数据和事实,证明传统铁路提速的投资比新建高速铁路更大,提速带来的时间节约有限,提速选项的社会经济效益并不佳。因此,我给在场参加研讨会专家们的建议是:最好的提速方式是新建时速为公里的高速铁路。

年,中国完成了《京沪高速铁路预可行性研究报告(送审稿)》,年1月和年6月,时任中国铁道部副部长的孙永福两次率领中国铁道部代表团出访法国,旨在了解法国高速铁路在施工和建设方面的经验和远期规划,都是我参与接待并承担翻译任务。

年,中国完成《京沪高速铁路预可行性研究报告补充研究报告》,年10月至年4月,当时的国家计委委托中咨公司对《京沪高速铁路预可行性研究报告》进行了评估,铁道部按评估意见完成了《京沪高速铁路预可行性研究报告(评估补充稿)》。

中国高铁复兴号

正当中国高速铁路概念和京沪高速铁路项目顺利推进之时,年6月2日,时任国务院总理的朱镕基在中科院发表演讲,提出科学技术要有跨越式发展,比如京沪高铁是不是可以搞成磁悬浮,开启了中国高速铁路传统轮轨技术和磁悬浮技术的争论。年初,中国科技部成立磁悬浮预可行性研究小组,按中国国务院要求,铁道部配合中咨公司完成并上报国家计委《关于高速轮轨与高速磁悬浮比较的论证报告》。

为了证明高速铁路轮轨技术的可行性,年设计時速~公里的秦沈(秦皇岛-沈阳)高速客运专线建成。我和法铁的铁路专家们到工地现场考察,为中国第一条高速铁路把关。3年10月12日,秦沈客运专线正式开通运营,虽然当时中国还没有高铁车辆能达到这个运行速度。

在磁悬浮和轮轨技术相争的时代,3年香港到深圳的高速铁路项目预可行性研究由法铁规划子公司中标。我和我的上司Jean-PierreArduin及法铁团队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对香港到深圳的高速铁路段上证明轮轨技术全面优于磁悬浮技术,从投资金额、线路施工、线路维修、车间施工、车辆维修、车站施工、车站运营、能源消耗、运行时间、运行车次,还是社会经济效益等方方面面进行论证。

广深港高铁线路

我们当时的参照技术就是法国的高铁技术和上海浦东到机场的磁浮示范运营线在建项目。这份法国国铁子公司所做的港深高速铁路预可行性研究报告对3年中国最终决定采用轮轨技术起了相当大的作用。

广深港高铁项目技术评估报告

3年9月,中咨公司因此召开了京沪高速铁路建设论证会,评估了京沪高速铁路建设的必要性、轮轨技术方案和磁浮技术方案的比较,得出的结论是高速轮轨技术是现阶段的必然选择。由此,磁悬浮和轮轨技术的争论才结束。

自从中国政府3年决定结束磁悬浮和轮轨技术的争论,并决定采用轮轨技术发展中国高铁后,中国高铁的建设突飞猛进。中国国务院4年通过了《中长期铁路网规划》,规划建设里程超过1.2万公里的客运专线。8年10月通过的《中长期铁路网规划(8年调整)》,将客运专线规划目标调整为1.6万公里。自8年8月1日中国第一条具有世界水平的京津城际高速铁路通车运营以来,不到8年时间,开通里程早已超出8年规划的长度,到年底,建成通车的高铁客运专线已达到2.2万公里,是法国高速铁路新线长度的10倍。当年制定的年四纵四横铁路网规划早已提前实现,并开始向八纵八横迈进。

年7月通过的新一轮《中长期铁路规划》,将客运专线规划目标调整为年达到3万公里,年达到3.8万公里,年将达到4.5万公里。

推动中国城镇化与乡村建设之路

年以前中国是世界第一经济强国,因鸦片战争的失败从此衰落而退出世界经济舞台,其根本原因是英国工业革命以后的强大彻底打败了没有发生工业革命的中国。中国在文化大革命结束和改革开放前成了世界上最穷的国家之一。

自第一次鸦片战争(年)失败以来,中国一直都在寻求强国之道。邓小平主张的改革开放可以说是找到了一条非常正确的道路。年以来,中国经济一直保持了持续的高速发展,实现了飞跃式发展,并于年超越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年,中国经济总量达到法国的4.6倍,虽然法国人均国民产值也正好是中国的4.6倍,但和80年代的42倍相比,简直不可同日而语。按照现在的发展速度,中国在年完全有可能超越美国成为世界第一大经济体。由于中国人口是美国的四倍,那时虽然人均国民产值与美国相比还差很远,只是美国的30%左右,但到年,这个差距会大大缩小,到那时中国会成为一个名副其实的世界第一强国,中国的强国梦将会得到实现。

中国乡村

中国四十年来无可争议的现代化、强国化发展过程和速度远远超过了我们这些中国留法学人当年的最大期望,中国发生的变化天翻地覆,史无前例。我经常喜欢举这个例子来说明:我年在重庆读大学,重庆距离成都公里,当年坐火车要一天,一天坐下来,衣服是脏的,因为是蒸汽机车。年开通的高铁,成都到重庆一个多小时就到了!中国发展的速度实在太快,现在的中国和两三年前的中国都不一样,更何况十年二十年前的中国。拿中国高铁来说,年的中国,高铁里程还不长,但三年后即年,中国高铁建成的通车里程已达一万多公里,高铁路网翻了一倍。而法国到年的36年间才建成0公里高铁路网。三年多翻了一倍的高铁网,这个国家跟三年前还是同一个发展水平吗?所谓三年一小变,五年一大变,十年彻底变,正是中国发展的真实写照。

法国乡村

随着中国社会的高速发展,人们对时间效率,对幸福生活的追求,对优美环境的向往和以前是完全不同了。物质上的进步和人文上的进步需要同时进行。中国目前在物质文明方面,尤其是一二线城市与国外发达国家的差距在大幅缩小甚至超过了国外发达国家,但在以人为本方面仍有较大的差距,还需要加快发展。

中国的发展是从一个乡村型的国家变成一个城镇化的国家,城镇化的进程在过去三十几年里也是前所未有。年时,中国只有万城市人口,现在已经是快8亿城市人口了。中国的城镇化是一个不可逆转的过程,也是未来中国经济转型和中国富裕的强大动力。但过去几十年中国城市的快速扩张也带来了许多问题,比如大城市病,空气污染,城乡二元结构及城乡差距的不断扩大,农村没落加速,环境污染严重等,以及由此产生的留守儿童、乡村医疗、乡村养老、乡村教育、乡村空心化、农业前景和出路等问题。

法国乡村

最近几年,我非常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numeiaa.com/jtqk/6202.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