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什么医院治白癜风好 http://m.39.net/pf/a_4659341.html
新约时代的历史背景
1、波斯帝国的疆域
波斯帝国是位于西亚伊朗高原地区以古波斯人为中心形成的君主制帝国,居鲁士大帝(前—前)开创阿契美尼德王朝,全盛时期领土东起印度河平原、帕米尔高原,南抵埃及、利比亚,西至小亚细亚、巴尔干半岛,北达高加索山脉、咸海。波斯兴起于伊朗高原的西南部。自从公元前年开始,希腊人把这一地区叫做“波斯”。波斯人与玛待人渊源较深,公元前年代开始,波斯人定居伊朗高原地区。公元前年,马其顿王国的亚历山大大帝挥军东征,击败达理阿三世(前—前),波斯帝国灭亡。
2、亚历山大帝国疆域
希腊帝国:亚历山大(前-前)
帝国由著名的征服者,亚历山大大帝开创,亚历山大帝国是历史上继波斯帝国的阿契美尼德王朝之后的第二个地跨欧、亚、非三洲的大帝国,其疆域东自费尔干纳盆地、高加索西侧及印度河平原,西抵巴尔干半岛,包括整个希腊和马其顿本部,北从中亚细亚南部、里海和黑海起,南达印度洋和非洲北部并据有埃及。其统治基本沿袭了波斯帝国的旧规,继承并改进了波斯的行政区划和管理体制,在原有的基础上并行马其顿军事体系,按照马其顿方式组建陆海军。亚历山大死后,由部将发起的继承者战争连续不断,帝国终于四分五裂并陷入分崩离析之中。
3、罗马帝国的疆域
紫色部分:是凯撒逝世时的罗马。
凯撒,罗马共和国末期杰出的军事统帅、政治家。
绿色部分:凯撒死后,罗马帝国到2世纪初的疆界。
于前27年元老院授与屋大维“奥古斯都”的尊号,建立元首制。屋大维大权在握成为事实上的皇帝,罗马共和国结束了,古罗马进入了罗马帝国时代。(屋大维是凯撒的养子。)
紫色+绿色部分:共同属于罗马帝国。
安东尼王朝皇帝图拉真(98年-年)在位时,罗马帝国版图达到最大,经济空前繁荣,西起西班牙、不列颠,东到幼发拉底河上游、南自非洲北部,北达莱茵河与多瑙河一带,地中海成为帝国的内海,全盛时期控制了大约万平方公里的土地,是世界古代史上最大的君主制国家之一。年,罗马帝国一分为二,实行永久分治。西罗马帝国于年灭亡,东罗马帝国于年灭亡。
4、西罗马和东罗马疆域图
罗马帝国最后一次出现统一的局面,是狄奥多西登基以后到他去逝时为止。即年-年。
狄奥多西临终的时候,把帝国分给他的两个儿子,阿卡迪统治东部,荷诺统治西部,
年罗马帝国正式分裂。西部以罗马为中心,称为西罗马帝国,西部在内忧外患中衰落,年,西罗马帝国灭亡,落在日尔曼蛮族的手中。
东罗马帝国,也称为拜占庭帝国,东部以君士坦丁堡为中心(现土耳其的伊斯坦布尔),一直维系到15世纪的年失陷于土耳其人的手中。
新约历史背景
1、罗马
古罗马,通常指从公元前9世纪初在意大利半岛中部兴起的文明,历经罗马王政时代、罗马共和国,于1世纪前后扩张成为横跨欧洲、亚洲、非洲的庞大罗马帝国。
罗马共和国,是古罗马在前年到前27年之间的政体,其正式名称是“元老院与罗马人民”。
公元前年罗马人驱逐了前国王暴君卢修斯·塔克文·苏佩布(高傲者塔克文),结束了罗马王政时代,建立了罗马共和国,国家由元老院、执政官和部族会议,三权分立。掌握国家实权的元老院由贵族组成。执政官由百人队会议从贵族中选举产生,行使最高行政权力。部族大会由平民和贵族构成。
但自从斯巴达克起义以后,罗马进入了军人执掌政权的时代。(斯巴达克起义参看第二篇日志。)
前60年,革拉苏、凯撒、庞培秘密结盟,共同控制罗马政局,史称前三头同盟。
凯撒,罗马共和国末期杰出的军事统帅、政治家。
凯撒出身贵族,历任财务官、祭司长、大法官、执政官、监察官、独裁官等职。公元前60年与庞培、革拉苏秘密结成前三头同盟,随后出任高卢总督,在8年的时间里征服了高卢全境(今法国一带),还袭击了日耳曼和不列颠。前53年,革拉苏战死于安息。公元前49年,凯撒率军占领罗马,打败庞培,集大权于一身,实行独裁统治。
(注:前63年,罗马大将庞培征服耶路撒冷,犹太人再度受外族的统治。数十年之后耶稣在这政治环境下诞生。)
公元前44年,凯撒遭以布鲁图所领导的元老院成员暗杀身亡,享年58岁。
凯撒死后,罗马内战又起。前43年,安多尼、雷比达、屋大维公开结盟,获得统治国家5年的合法权力,史称后三头同盟。随后屋大维将另外两人打败,于前27年元老院授与屋大维“奥古斯都”的尊号,建立元首制。屋大维大权在握成为事实上的皇帝,罗马共和国结束了,古罗马进入了罗马帝国时代。(屋大维是凯撒的养子。)
介绍一下三头同盟之一的安多尼:
克利奥帕特拉(即埃及艳后)先吸引了凯撒,直至成为罗马实际上的“第一夫人”,凯撒遇刺后即返回埃及,又与罗马统帅安多尼相好。而后安多尼与凯撒养子屋大维争夺罗马统治权,双方在亚克兴进行大海战,克利奥帕特拉(即埃及艳后)亦出兵支持安多尼,正值战斗方酣,安多尼舰队受挫之时,克利奥帕特拉七世乘坐船只突然撤离战场,驶回埃及,安多尼随即追赶而去,抛下战斗部队任其遭受歼灭。公元前30年,屋大维进攻埃及,包围亚历山大港。安多尼看到大势已去,伏剑自刎。
屋大维建立帝国后,并未公开实行帝制,而是对外宣称恢复共和制,自己只不过是共和国第一公民,元老院的首席元老(即元首,这也是元首制的来源)但实际已然成为独裁统治者,称奥古斯都(意为“神圣的”、“高贵的”)来称赞自己的功绩,意在神化自己。
朱里亚·喀劳狄王朝:是罗马帝国的第一个王朝。
朱里亚·喀劳狄王朝建立者屋大维,其在结束罗马共和末期的混乱后,受罗马元老院尊号“奥古斯都”,因为其崇高的地位遂得以自行指定继承人,因而正式开创了罗马帝国,结束了罗马共和,因此屋大维是罗马帝国第一任皇帝,而其与其家族中成为罗马皇帝的后继者,从提庇留起,经加里古拉、喀劳狄到尼禄,四个皇帝在帝国初期相继执政。
罗马人盛行养子继承,每任皇帝间并不一定有直接血缘相关,例如屋大维与其继承者提庇留就无血缘,而之所以会被认定为同一王朝,乃是因为其姻亲关系与收养养子,形成同一家族,因此被认定为同一王朝,与中国一家一姓的概念是大相迳庭的。
提庇留在位:14年-37年。(参看思高圣经页注释)
屋大维在14年死后,传位养子提庇留。提庇留加强皇权,取消了公民大会的立法权和选举权,将近卫军集中到罗马以保卫皇帝,并制裁一切反对皇帝或是非议皇帝的言行,要求元老院只能和他发表相同意见。由于提庇留独断专行,和元老院关系紧张,他于26年隐退到卡普里岛,并在那里统治罗马近十年。37年,提庇留病死卡普里岛。
提庇留死后,近卫军立加里古拉为帝。这是罗马史上第一次军队拥立皇帝。加里古拉患有精神病,不理国政,沉迷于娱乐活动。并喜怒无常,经常处死人或没收财产。他甚至任命自己的坐骑为执政官。40年,他在罗马演讲鼓吹个人独裁,并神化皇帝。41年,加里古拉被近卫军杀死。(37年-41年,约4年。)(参看思高圣经页年表)
加里古拉死后,近卫军拥立他的叔叔年迈的喀劳狄即位。喀劳狄改革政权机关,建立了一套官僚体系。中央有三个部门,即秘书处(掌内政军事外交)、财务处(掌财务)及司法处(掌法律),并提高骑士地位和将罗马公民权授予行省居民。由此,行省贵族也可以充任高级官员或是元老。喀劳狄在位期间还修建了台伯河口的奥斯提亚港以及大规模的输水管道。对外扩张方面,喀劳狄又新征服了不列颠南部和毛里塔尼亚。54年,喀劳狄被皇后小阿格里皮娜毒死。(41年-54年,大约13年。)
喀劳狄死后,养子尼禄即位。尼禄是罗马史上著名的暴君,不理国政,残暴嗜杀,热衷于娱乐、演戏、玩女人,以“伟大的艺人”自居。64年,罗马发生大火,全城几乎全部焚毁,尼禄反而在宫中吟诗歌唱,在大火过后又修建新宫,号为“金宫”。时流言尼禄放火以便建造新宫,尼禄为消除流言,以基督徒为替罪羊,大肆捕杀基督徒。
由于尼禄暴政,各地反抗不断,不列颠、高卢、西班牙等地爆发了大规模的起义,在巴勒斯坦更是爆发了犹太战争。此时,尼禄又到希腊进行长时间的艺术戏剧巡回演出,称“希腊人是唯一能欣赏音乐的民族”。68年,西班牙地区的将军加尔巴造反自立为帝,元老院立即承认加尔巴为帝,宣布尼禄为祖国之敌并判处死刑。尼禄在逃亡途中自杀。(54年-68年,大约14年。)
圣保禄宗徒,在尼禄做皇帝时,曾两次被囚于罗马。
第一次是61年-63年,宗徒大事禄就记载到这里。
保禄第一次被囚获释后,曾去过西班牙,折回意大利,返回东方,看望并坚固他在各地所建立的教会。
第二次是67年,尼禄迫害教会期间,保禄再次被捕,这次被斩首,为基督致命,获得殉道的荣冠。(参看保禄书信总论)
圣伯多禄也是67年,在罗马为主殉道。(参看伯多禄前后书引言)
和教会密切相关的两位皇帝:
(一)君士坦丁大帝,(年—年),又称君士坦丁一世,是罗马自公元前27年自封元首的屋大维后的第42代罗马皇帝。君士坦丁大帝是世界历史上第一位尊崇基督教的罗马皇帝。
公元年,君士坦丁大帝颁定“米兰诏书”宣布天主教为罗马帝国的国教。
公元年将罗马帝国的首都从罗马迁到拜占庭,将该地改名为君士坦丁堡。(君士坦丁堡是土耳其最大城市伊斯坦布尔的旧名。)
(二)狄奥多西,生于约年,是罗马帝国皇帝(年~年),他是最后一位统治统一的罗马帝国的君主。
在公元年2月颁布了一道历史性的诏令,使天主教成为罗马帝国唯一合法的国教,认为古奥运会有违基督教教旨,是异教徒活动,翌年宣布废止古奥运会。临终之时,将罗马帝国分给其两个儿子,阿卡迪统治东部,荷诺统治西半部。
年罗马帝国正式分裂。西部以罗马为中心,称为西罗马帝国,西部在内忧外患中衰落,年,西罗马帝国灭亡,落在日尔曼蛮族的手中。
东罗马帝国,也称为拜占庭帝国,东部以君士坦丁堡为中心(现土耳其的伊斯坦布尔),一直维系到15世纪的年失陷于土耳其人的手中。
2、斯巴达克起义
斯巴达克起义,是在斯巴达克领导下,罗马共和国爆发的一次最大的奴隶起义。这次起义是古罗马最大的一次起义,也是古代社会大规模奴隶反抗事件,在世界历史上具有重要意义。
公元前73年(有些史料为前74年)—前71年,在斯巴达克这个奴隶英雄的领导下,罗马共和国爆发的一次最著名的奴隶起义——斯巴达克起义。
公元前73年的一个深夜。罗马中部卡普亚城的角斗士的铁窗内突然发出可怕的惨叫,在静寂的夜晚里显得格外凄惨。3名卫兵急忙赶了过去,隔着铁窗厉声问道:“干什么?找死啊!还不老实睡觉!”
一名角斗士伸了脑袋说:“打死人了。高卢人打死了我们的伙伴。他被我们制服了,你们看该怎么处理他?你们不管我们就勒死他。”
卫兵拿着油灯一照,果然是死了一个人,另一个人正被几个人反扭着手。士兵说:“把他交给我们吧。把死人也抬出来。”边说边开了门。说时迟,那时快,角斗士们迅速击倒他们,拨出他们身上的短剑,冲出牢门。沉重的铁门被一扇扇打开,角斗士们挥舞着镣铐向屋外冲出。
“向维苏威跑啊!”只见一声高昂的呼喊声划破夜空,角斗士们蜂拥着向外跑去,消失在夜幕中。
这次角斗士起义的领袖是斯巴达克。他本是希腊东北的色雷斯人,生得英俊健美,勇毅过人,在一次反罗马的战斗中被俘,沦为奴隶。因他聪明,富有教养,体格健壮,他的主人把他送进角斗士学校,想把他训练成一名出色的角斗士。在角斗士学校,他以他的勇敢和智慧,成了角斗士们的精神领袖。他利用一切机会劝说角斗士们为自由而死,而不应成为罗马贵族取乐的牺牲品。他组织了多个角斗士准备暴动的时候,不慎泄密,于是他决定提前行动,结果有78人冲出虎口。
队伍壮大
公元前74年末—前73年初,斯巴达克起义军迅速壮大,大量收容了坎帕尼亚省的逃亡奴隶、角斗士、破产农民,以及从罗马军团逃出的士兵,达1万人,多次打败了罗马军许多小部队。起义从坎帕尼亚扩展到意大利南部阿普利亚、卢卡尼亚、布鲁蒂乌姆地区。斯巴达克仿照罗马军队的形式改编军队,除步兵军团外,还有骑兵,以及侦察兵、通信兵和小型辎重队。武器从敌人手中夺取或起义军自己制造。军队指挥建立在民主(军事长官会议和军人大会)基础之上。对士兵进行训练,宿营和行军都有严格的制度。公元前73年秋,罗马派大法官瓦里尼乌斯率军队讨伐斯巴达克,结果遭到起义军痛击。
至公元前72年初,斯巴达克军队已增至6万人。他进军阿普利亚和卢卡尼亚,总兵力增长到12万(其他史料为9—10万)。受起义军的声势所震惊的罗马元老院,于公元前72年年中派执政官楞图鲁斯和盖利乌斯率两支军队讨伐斯巴达克。正在这时,起义军内部产生了分歧。大部份奴隶,包括斯巴达克,主张离开意大利,冲出阿尔卑斯山,获得自由,或打回家乡。但参加奴隶起义的贫民则不愿离开意大利。这种分歧使3万起义军离开了主力,在加尔加诺峰下(阿普利亚北部)全部被罗马军队歼灭(死亡2万人)。斯巴达克军队虽已削弱,但他利用罗马军兵力分散作战的弱点,将其击溃。
公元前72年,斯巴达克军队沿亚得利亚海岸转战整个意大利。斯巴达克在南阿尔卑斯高卢省(北意大利)穆蒂纳会战中,击溃了卡修斯总督的军队。斯巴达克本应越过阿尔卑斯山继续北进,但不知何故,他竟中途折返,绕过罗马,挥师南下。为了粉碎斯巴达克军队,罗马元老院再派统帅革拉苏率兵4万人进行征讨。
公元前72年秋,斯巴达克军队在意大利布鲁蒂乌姆半岛(今卡拉布里亚)集结,企图乘奇里乞亚海盗船渡过墨西拿海峡。但海盗不守诺言,没有向斯巴达克提供船只,想利用自造木筏渡过海峡的企图亦未能实现。这时,革拉苏在起义军军营后面构筑了一道防线,切断了起义军去意大利的退路。这道防线是一条两端通海的壕沟(长约55公里,宽和深均为4.5米),沟上筑有围墙。但是,起义军用土和树木填平了壕沟,强攻筑垒,突破防线。斯巴达克在强攻中损失兵力约2/3。
斯巴达克军队很快得到补充(达7万人)之后,于公元前71年春试图奇袭意大利南部主要港口——布林的西,乘船渡海直奔希腊,然后到色雷斯(今保加利亚和土耳其欧洲部分)。
罗马元老院力图尽快镇压起义军,派遣格奈乌斯·庞培和玛库斯·路库鲁斯两支军队分别从西班牙和色雷斯驰援革拉苏。为了阻止罗马军队会合,斯巴达克决定对革拉苏举行总决战。他以急行军率军北上,迎击革拉苏。在阿普利亚省南部一场激战中,斯巴达克(6万人)全军被击溃。斯巴达克奋战在最前列,直至牺牲。约人逃往北意大利,被庞培歼灭,0名俘虏被罗马军钉死在罗马至卡普阿沿途的十字架上。流散在各地的起义军,尽管没有统一的领导,在意大利许多地区仍坚持战斗若干年。
3、罗马皇帝狄奥多西《摘自天主教历史》
罗马帝国最后一次出现统一的局面,是狄奥多西登基以后到他去逝时为止。也就是公元年到年间。狄奥多西出生于西班牙,是一位勇敢的军事家。也是一个有才能的政治家,公元年,他担任民军司令,西哥德人侵入罗马边境,狄奥多西负责统治东罗马的领土,他的登场,暂时延缓了帝国的灭亡。狄奥多西执政的期间,罗马帝国内忧外患交相煎迫,政局动荡不安,蛮族虎视耽耽,当时唯一能使国家安定的力量是教会,这一点狄奥多西知道得很清楚,他最亲信的顾问是教宗达玛苏和米兰的主教圣盎博罗削。他是一位相当虔诚的基督徒。也正是这位狄奥多西,给了异教一个致命的打击。君士坦丁给了天主教享有与其他宗教相同的自由、和平等的地位,狄奥多西则更进一步,在公元年2月颁布了一道历史性的诏令,使天主教成为罗马帝国唯一合法的国教,排除了其他一切宗教,他制定一连串的法律,禁止天主教以外的宗教公开活动,大多数的庙宇很快便关闭或放弃了,有些就改成了圣堂,异教徒并不愿为他们所崇拜的神祇而牺牲生命。狄奥多西也把爱德的精神融入法律当中,因为他真正懂得了福音的精神,就用这种爱德的精神,福音渗入了公共的生活中,对社会的进化帮助很大。例如犯诽谤罪、高利贷、买卖弃婴、通奸等的罪,都处以严刑。若干保护罪犯的规定,像教堂是犯人的避难所、官吏不准入内拘捕罪犯、封斋期内不可以执行死刑、到了每年的复活节必定大赦罪犯等等。
在当时,天主教在道德上的权威很大,连皇帝也不敢违抗。举一个例子来说明,在得撒洛尼城,有一个赛车的选手被官方逮捕,群众抗议,要求释放这位他们所心爱的赛车选手,这件芝麻小事竟酿成了大乱子,群众们公然杀了得撒洛尼城的驻军司令,狄奥多西勃然大怒,假借演戏之名,命令在竞技场上召集群众,然后加以集体屠杀。狄奥多西皇帝驻地的米兰主教,正是圣盎博罗削,他曾设法阻止皇帝在盛怒之下所下的命令,但狄奥多西经不起左右的怂勇,还是执行了他已经发出的命令。七千条人命,包括男人、女人、小孩都死于这道命令之下。
这对一位公开领洗奉教的皇帝来说,实在令人惊讶!这和恶名昭彰的异教皇帝和野蛮行动没有差别!圣盎博罗削主教认为,为了维护道德,对狄奥多西这种野蛮的罪行,必须严加惩罚,在狄奥多西回城之前,他先离开米兰,用一封义正辞严而又非常坚决的信,使皇帝知道,除非在皇帝公开忏悔以前,皇帝不准进入圣堂参加宗教礼仪。圣盎博罗削主教在信上说:“你既学会了达味犯了罪,也学他的忏悔吧!罪,只能用眼泪和苦行来洗刷,在我面前,如果你走进圣堂来参加弥撒,我便不敢奉献弥撒,事实上,我既不愿在杀一个无辜者的人面前献祭,何况在屠杀了多数无辜的人的面前呢?”
一个月的工夫,狄奥多西挣扎不肯屈服,最后终于在信德和良心的斥责下,战胜他的自爱和倔强,接受了暂时不得进入圣堂的惩罚,直到公元年的圣诞夜,教友们看到了贵为皇帝之尊的狄奥多西脱去了皇袍,穿上了忏悔者的麻布衣服,夹杂在一般教友中参与了弥撒。
狄奥多西的忏悔,在教会历史上,甚至在世界历史上,都是一件大事,这是破天荒的第一次,一国之君自己承认属于比他更高的法律权下,在一位代表天主,以道德名义说话的主面前低头认罪。狄奥多西临终的时候也仿效君士坦丁,把帝国分给他的两个儿子,阿卡迪统治东部,荷诺统治西半部,而这次帝国的分裂,成了决定性的永远分裂,东西两部分历史和命运,越来越不相同,西罗马帝国国事衰败,公元年终于落在日尔曼蛮族的手中,东罗马帝国,也称为拜占庭帝国,一直维系到15世纪的年失陷于土耳其人的手中。帝国的这种分裂,对圣教会的影响很大,造成了以后在公元年东方教会由罗马公教会分裂的远因,分裂的现象一直延续到今天。
4、阿斯摩乃王朝和几位黑落德时期参看思高圣经-页年表:
息孟的儿子若望为犹太首领是:前年-前年。(加上16:14-16:24)
(一)阿斯摩乃王朝(也可译为哈斯莫尼王朝):前年-前63年。
这个属于犹太人的王朝获得短暂的独立。是因为色娄苛帝国的衰弱。
阿黎斯托布罗一世:前年-前年。
亚历山大雅乃乌斯:前-前76年。
亚历山大辣女王:前76年-前67年。
法利塞党兴起。
阿黎斯托布罗第二:前67年-前63年。
在前63年,罗马大将庞培征服耶路撒冷,犹太人再度受外族的统治。且成为了罗马治下的加盟国。
(二)大黑落德时期:前37年-前4年。
大黑落德王死于公元前4年,其子阿尔赫劳继位。管理加里肋亚省的是黑落德安提帕(参看思高圣经页注释)
大黑落德,公元前73年生于耶路撒冷,其名意为“英雄世家”。公元前37年,大黑落德在罗马军支持下成为耶路撒冷圣地的统治者。黑落德在位34年,建立了一个亲罗马的政权,被称作“犹太人王”。
耶路撒冷圣殿:
公元前-年,撒罗满王曾在耶路撒冷圣殿山建圣殿,史称第一圣殿。公元前年,巴比伦国王拿步高攻克耶路撒冷,烧毁圣殿。
以色列充军70年后,波斯王居鲁士,于公元前年出了一道解放选民的上谕(亦见编下36:22,23),因此上谕,达味的后裔则鲁巴贝耳,得率领人民、司祭和肋未人,首先起程回国。他们一回来,即着手重修圣殿。当时有两位先知,名叫哈盖和匝加利亚,鼓励人民排除万难,重修圣殿。重建圣殿的工程,终于公元前年完成(厄上1-6)。
他在位期间,建立起了犹太国的经济秩序,发展起了城市与多个农业建设项目,使犹太国繁荣。黑落德是位优秀的建筑师,至少建造了22座熠熠生辉的建筑。他曾扩建耶路撒冷圣殿。
公元70年,一次反抗罗马的起义失败后,罗马军队拆毁了圣殿(只剩下部分墙基,即西墙)。
大黑落德并非犹太人,而是厄东人,厄东人是厄撒乌的后裔。但他的两位妻子米利暗一世和米利暗二世却是前犹大王国玛加伯王朝的皇室后人,使大黑落德获得以色列王国的王位继承权。他亦曾扩建圣殿。
大黑落德王以残暴而闻名。他由于曾下令杀死自己的三个儿子,所以史书有“当黑落德王的猪比当他的儿子更好”的说法。除此以外,他还以无中生有的“通奸罪”为由处死了自己的妻子米利盎。他死后他的疆土被分封给余下的三个儿子。
大黑落德在位时,耶稣诞生在白冷。耶稣降生大约在公元前7-6年。
大黑落德见自己受了贤士们的愚弄,就大发忿怒,依照他由贤士们所探得的时期,差人将白冷及其周围境内所有两岁及两岁以下的婴儿杀死。(玛2:16-18)
(三)黑落德三个儿子做分封侯时期,也是耶稣在世33年的时期
大黑落德的三子:(参看思高圣经页年表)
(1)阿尔赫劳:(前4年-6年)。圣家从埃及回国时,阿尔赫劳继他父亲大黑落德在耶路撒冷作了犹太王。与他父亲一样都是暴君,他因暴政引起犹太人不满,于是上告罗马皇帝奥古斯都,屋大维为了平息民愤,罢免了他。阿尔赫劳最后死于流放地高卢(高卢:古代西欧地区名,现在法国、比利时等地)。
玛2:22“但是一听说阿尔赫劳继他父亲黑落德作了犹太王,就害怕到那里去;梦中得到了指示后,便退避到加里肋亚境内。”
(2)黑落德·安提帕,生于前21,为加里肋亚及培勒雅分封侯(前4~39)。统治中心:是提庇黎雅。他和前妻离婚,与异母兄斐理伯之妻黑落狄雅结婚,遭到洗者若翰的谴责。黑落狄雅唆使女儿要求继父黑落德·安提帕割下洗者若翰的头,以供安提帕生日庆典时跳舞助兴。
黑落德·安提帕曾经戏弄过耶稣。
路23:6-12“比拉多听了,就问耶稣是不是加里肋亚人。既知道他属黑落德统治,就把他转送到黑落德那里。这几天,黑落德也在耶路撒冷。黑落德见了耶稣,不胜欣喜,原来他早就愿意看看耶稣,因为他曾听说过关于耶稣的事,也指望他显个奇迹。于是,问了耶稣许多事,但耶稣什么都不回答。司祭长及经师站在那里,极力控告他。黑落德及自己的待卫鄙视他,戏笑他,并给他穿上华丽的长袍,把他解回比拉多那里。黑落德与比拉多就在那一天彼此成了朋友,因为他们原先彼此有仇。”
(3)斐理伯:做依突勒雅和特辣曷尼地方的分封侯(路3:1)。大黑落德的三个儿子中,他算最温和的。
(四)教会初期,大黑落德的孙子和曾孙。
(4)《宗徒大事录》里囚禁圣伯多禄,杀死圣雅各伯宗徒的是:黑落德·阿格黎帕一世(参看思高圣经页注释)。
黑落德·阿格黎帕一世,生于前10年,他是大黑落德之孙,在(41年~44年)期间做犹太国王。少年时父亲被大黑落德处死后,被迫前往罗马。他在罗马宫廷接受了良好教育,成为当时罗马权贵之一。后来他参与发动宫廷政变,拥立喀劳狄为皇帝(41年-54年),因而受到新主的宠信,担任了犹太地区的伪国王。在位时迫害基督教徒,囚禁圣伯多禄,杀死圣雅各伯宗徒(宗12:1)。
(5)《宗徒大事录》里“保禄在阿格黎帕王前自辩”的是:黑落德·阿格黎帕二世(参看思高圣经页注释)(宗25:13-26:32)
黑落德·阿格黎帕二世,是黑落德·阿格黎帕一世之子。是大黑落德的曾孙,他在66年派兵帮助罗马镇压犹太人的叛乱。70年又帮助罗马人攻陷了耶路撒冷。他出生于27年,死于年,因为他没有留下后裔,从而结束了黑落德家族的统治。
(五)26年-36年,比拉多做犹太总督。盖法是当年的大司祭。他的岳父亚纳斯虽是退位的大司祭,但仍握有大权(若18:13-14)。(参看思高圣经页注释)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