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可怕小儿大腿根部鼓起一个包,医生说处

宝宝肚子鼓小包

胃口不好脾气爆

莫去轻信小妙招

手术治疗是正道

刚满八个月的豆豆(化名)是个乖宝宝,但是前段时间妈妈发现豆豆总是无缘无故地哭闹,直到一天晚上洗澡时发现孩子的大腿根部肿了一个大包,去医院详细检查之后得知豆豆是得了小儿腹股沟斜疝。

近1个月以来,豆豆的股沟斜疝已经发生4次嵌顿,医院就诊,每次均予手法复位。这次,妈妈带着医院、医院儿童外科就诊。

超声检查结果显示豆豆是右侧腹股沟斜疝,疝内容物为卵巢,考虑到豆豆近1月来右斜疝反复嵌顿,儿童外科主治医师陈新新决定为患儿行腹腔镜腹股沟疝修补术。

医生术中发现豆豆的右侧卵巢与疝囊粘连、肿胀、瘀血明显,而且探查还发现存在左侧隐性疝,于是同时完成双侧斜疝修补术。手术顺利,术后第二天就办理出院,豆豆妈妈再也不用提心吊胆害怕豆豆的斜疝嵌顿了。

疝气不是气

而是有一部分组织跑偏了

腹股沟疝,就是腹股沟内的某个位置出现了缺口,一些本该待在腹腔里的组织,比如肠子、卵巢等,趁机跑了出来,掉进腹股沟或者阴囊里,因此在外部看来就像鼓起了一个包。从腹腔里跑出来的组织,男宝宝最常见的是小肠;女宝宝除了小肠外,卵巢、输卵管常会进入疝囊内,一旦卡住的时间长了,小肠或者卵巢就会缺血坏死。对于男孩来说,卡住的小肠还可能压迫精索血管,造成睾丸坏死。所以,腹股沟疝搞不好是要影响孩子生育能力的,家长一定要留心。

小儿腹股沟疝气在小儿外科很常见,发病率在0.8~4.4%,嵌顿疝是常见的并发症,具有较大的危险性,发病率占17%,67%的嵌顿疝发生在1周岁以内。陈新新提醒,嵌顿疝发生年龄越小生命危险越大,严重者可引起小儿肠管缺血坏死,也可发生患侧的睾丸或卵巢缺血坏死,甚至需切除患侧的高位/卵巢,故应适时治疗。尤其是对于女宝宝而言,腹股沟嵌顿疝内容物是卵巢的话,临床症状比较隐蔽,没有像肠管嵌顿时表现的腹痛、呕吐等肠梗阻症状,所以应当更加注意。

如何判断是否得了腹股沟疝?

如何判断是否嵌顿?

孩子的腹股沟处出现一个圆形有弹性的包块,男宝宝包块可延伸至阴囊,女宝宝可延伸至大阴唇。包块在孩子哭闹、运动、用力排便、咳嗽、站立时出现,安静平卧时消失。如果出现这些症状,孩子可能就是得了疝气。

若发现腹股沟的包块突然变大、变硬、触痛剧烈,不能自行回纳入腹腔,同时患儿哭闹不止,腹痛加剧,继而出现呕吐、腹胀、停止排气排便等症状,疝气可能发生了嵌顿。

嵌顿疝千万不要擅自“推回去”!

陈新新表示,如斜疝发生嵌顿,患儿家属千万不要擅自将包块推回去,因为嵌顿的肠管扩张水肿明显,缺乏经验粗暴的手法复位,可能导致肠坏死穿孔,尤其是女宝宝,如嵌顿的是卵巢,婴幼儿卵巢质地较脆弱,错误的手法复位可能损伤卵巢。

关于手术指征与时机,陈新新介绍,6个月以内的孩子,斜疝尚有自愈的可能,目前国际上最新的观点认为婴幼儿年龄满6个月后,斜疝尚未自愈,就需要手术治疗。而针对反复嵌顿婴幼儿疝,手术没有严格的年龄限制,应该即时发现即时手术治疗。医院采用微创腔镜手术治疗小儿疝气,该术式具有创伤小、术后体表无明显疤痕、住院时间短(术后第二天即可出院)、出血少、复发率低等优点。

总而言之,发现斜疝嵌顿切忌盲目等待,及时就医。腹股沟斜疝确诊后,建议尽早手术治疗为宜。

医生简介

陈新新

医院

医院

温州市妇幼保健院

儿童外科主治医师

擅长:儿腹股沟斜疝、鞘膜积液、包茎、隐匿阴茎、隐睾、肠套叠、急性阑尾炎等疾病的诊治。

门诊时间:

信河院区:周三上午

娄桥院区:周一全天

来源:宣传统战科小VV

请阅读(注:图片和文字来源版权所有归原作者,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

三个妈妈就有一个中招!都说大鱼大肉才下奶,殊不知催乳不成反而吃出乳腺炎!

温州家长,青少年儿童暑期长高总动员,据说来的都会长高5CM!

痛!他的“蛋蛋”扭转了度,医生妙手回转避免惨剧发生……

危险!一声惨叫后他倒地不起,医院后医生对其进行紧急救治!

Hello,伙伴们长按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numeiaa.com/zyjr/3715.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