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个支书好榜样心系百姓冷暖,为

基层党组织是党的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支部强不强,关键看班长。实践证明,基层党组织处在夯实基层基础的最前沿,基层党组织书记关系着农村基层政权的巩固。自治区第九次党代会以来,天山南北的农村、社区中涌现出一大批守土有责,政治过硬、能力突出、作风扎实、群众拥护的“好支书”,为基层党员干部树立了好榜样。

今天,“新疆访惠聚”“五个”新作为展示推出第17期“支书好榜样”典型,看看我们的村(社区)党组织书记们为新疆工作总目标想了哪些好点子,尝试了什么好路子,取得了什么好经验?

村里的巾帼书记

记额敏县玉什喀拉苏镇喀拉苏三村党支部书记王惠萍

她一头短发、干净利落,看起来精神抖擞,有一股子使不完的劲。她认真履职、敢闯敢拼,率领全村党员干部凝心聚力抓党建,依托资源优势养飞鹅、种果树,拓宽群众增收致富渠道,被乡亲们亲切地称为“巾帼书记”。她就是额敏县玉什喀拉苏镇喀拉苏三村党支部书记王惠萍。

规范党建工作建强基层组织

喀拉苏三村过去党建工作基础较为薄弱,党务工作不够规范,党员干部懒散,作风不硬。“要解决好这一问题,必须要从规范党支部工作入手,筑牢工作基础,凝聚队伍力量”,王惠萍认真地说。她严格落实“三会一课”、组织生活会等党内生活制度,严格落实“四议两公开”等工作制度,及时对党务、村务、财务等进行公开,主动接受群众监督;组织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到药材基地、养驴合作社、小白杨哨所参观学习,在开阔党员视野的同时,加强党员党性锻炼;农忙时节,她结合实际把主题党日活动开到田间地头,既保证党员过组织生活,又交流了种植经验,在倾听党员和群众心声中,提升了党支部的组织力和号召力。

她注重壮大党员队伍,两年来先后发展6名年轻党员,为党组织补充新鲜血液。村妇联主席王春香对惠民政策理解不透、不熟悉计算机操作,王惠萍主动与其结成帮扶对子,利用下班时间与她一起学习惠民政策、指导计算机操作;入户走访时,帮她理思路、教方法,在王惠萍的带动下,如今,王春香不仅能熟练操作计算机,还成了一名优秀的政策宣传员。

通过一系列措施,村干部在村民中树立了良好形象,党员干部队伍整体素质有了明显提升,村党组织在“星级化”创建中达到8颗星。“别看王惠萍是个女支书,但她身上有一股不服输的精气神,在影响感染激励着我们奋发图强,现在的喀拉苏三村班子强、人心齐。”王春香钦佩地说。

制定发展思路拓宽致富途径

喀拉苏三村的村民一直零散养殖鸡、鸭、鹅等家禽,由于品种选择不对,没有形成规模养殖,收入普遍都不高。王惠萍充分调研论证后发现新疆飞鹅善飞、抗寒,易养殖、好管理,适合当地养殖。于是,她带领班子一起推行“党建+合作社+农户”的发展模式,引导农牧民加入飞鹅养殖产业。

为此,她积极协调对接养鹅大户,鼓励引导养殖大户发挥带头效应,积极吸纳村民加入合作社,对合作社成员和未入社村民散养的飞鹅进行回购,纳入合作社产品深加工序列,实行统一包装销售。利用农牧民夜校向村民讲解养殖飞鹅的好处和剪羽技术,提升村民养殖水平;经过多年努力,村里占地20亩的养鹅合作社顺利投产,现存栏种鹅1万余只、鹅苗30万只,社员已达50余户,签约订单农户余户,年收入达到余万元,鹅产业逐渐向产业化、规模化发展,成为当地农牧民脱贫致富的一项新产业。

村民刘香兰说:“在王书记的鼓励下,我和许多村民加入了合作社,每年都有固定分红,我还养了只鹅,鹅长大后合作社还会以每只80元的价格回收,光养鹅的年收入就比原先多增加2万余元。”

为帮助更多村民拓宽增收致富路子,经过考察,王惠萍发现伊犁的“嫁接野果”,味道独特,口感好,适合喀拉苏三村的生长气候。她与村“两委”班子、工作队用村里二十多亩集体林地搞起了“嫁接野果”试种,鼓励村民大力发展庭院经济,带领党员和村民在自家院子里种果树。为提高果树成活率,她邀请林果种植专家给村民们做技术指导,并与伊犁思凡有机生态园签订购买“嫁接野果”树苗合同,提供长期技术指导及销售,帮助村民打开销路。如今喀拉苏三村的年人均收入达到1.2万元,村集体经济达到45万元。

一心为民服务办好实事好事

“带着感情访农户,带着责任解民忧”,王惠萍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在村民眼中,她是村里的“”,随叫随到,每天穿梭在农户间听民意、解民忧,对老弱病残等特殊困难群体,她心里有一本帐,她用自己的爱心和耐心为村民服务。

代世厚家是低保户,家里的土坯房有裂缝,常年漏雨,王惠萍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主动来到代世厚家,为他讲解安居富民房政策,按照政策规定帮代世厚申请了一套45平方的安居富民房。房子动工时,王惠萍忙碌奔走找施工队、签合同、催进度,房子盖好后,她又和村干部们帮老人搬家、收拾房子。如今,代世厚住上了温暖舒适的安居富民房,他激动地说:“王书记热心、乐于助人,有事找她准没错,她就是我们的主心骨!”

喀拉苏三村二号井由于年久失修,出水量较小,无法正常供水,造成村民的土地不能及时灌溉。解决群众的困难比什么都重要,王慧萍迅速召集村班子实地查看,找到问题的根源是水泵后,她带着村“两委”班子、驻村工作队一起检修水泵、水管、电缆线等供水设施,协调吊车,购置水泵、水管等材料,马上更换新水泵,经过10个小时的持续努力,安好了水泵。看着水奔涌流出,村民们都竖起大拇指说:“王书记心里始终有群众,是个好干部!”

谁说女子不如男,王惠萍用实际行动诠释巾帼不让须眉,她用务实的作风和真心为民的高尚情怀干事创业,她像春天里的甘露,滋润着村民的心田,她以善良、勤劳、大度、热心诠释了一名基层共产党员的职责和使命。(塔城地区“访惠聚”办公室张阳供稿)

走进居民心坎里的好支书

记乌鲁木齐市达坂城区达坂城镇洛宾社区党支部书记李晶

“达坂城的姑娘辫子长呀,两只眼睛真漂亮!”正如歌中唱的那样,李晶这位达坂城的姑娘,不仅长得靓丽,工作起来更是不让须眉。在基层工作8年,她从一名社区工作人员成长为乌鲁木齐市达坂城区达坂城镇洛宾社区党支部书记。现在,她不仅是社区的“领头羊”,更是居民的坚实依靠。

建强队伍打造便民服务队

李晶常对社区工作者讲:社区“两委”班子是“树根”,社区工作者是“树叶”,只有根深才能叶茂。她积极履行“班长”职责,把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完善各类制度、增强社区班子凝聚力战斗力当作首要任务,抓班子、带队伍,查找干部队伍存在问题,提高干部队伍各方面素质,尤其对工作懈怠、热情减退的干部敢抓敢管,并从干部考核等方面加强管理。她始终不忘自己是一名社区党组织书记,是干部的主心骨,在各项工作中冲在第一线,用自己的言行鼓舞带动其他干部。在她的努力下,社区工作者的精神面貌有了很大改观,社区工作效率得到显著提高。

社区工作者兰晓芳是土生土长的达坂城人,大学毕业后参加社区工作,但是角色的转变给刚到社区工作的她带来不小的压力。李晶以交流经验、互相探讨方式给兰晓芳分享自己工作经验,激发她的工作热情,树立她的工作自信。在李晶的引导下,兰晓芳开展工作有了动力和方向,担任了社区团支部书记。

班子的明显变化群众看在眼里、记在心上。“李晶担任社区书记后,社区工作者的政治理论素养有了明显提升,他们到居民家宣讲党的惠民政策,帮助居民解决工作生活困难,努力改造社区的环境,让广大居民切实感受到党和政府的关怀。”社区退伍军人刘绍华看到社区焕然一新的面貌,深受鼓舞,不但积极参加社区组织的各项活动,还递交了入党申请书。

做实网格织细便民服务网

洛宾社区流动人口多、重点单位多、管理服务难度大。李晶积极推进社区网格化管理,将党建工作落实在网格。她针对社区实际,以居民院落和楼栋为基础,将社区划分为3个网格,每个网格配备网格长和3至10名网格员,将工作队员、社区工作者、楼栋长、居民代表等力量合理配备到网格,激活社区网格服务管理体系“神经末梢”,确保社区安全稳定,实现社区服务管理的全覆盖、全天候、零距离。

一天夜晚,李晶接到居民杨春燕的电话,说她的孩子放学后一直没回家,第一时间发动网格力量找寻孩子。按照网格化服务管理体系,网格员在各自负责区域找,辖区单位达坂城中学在片区找。在各方通力合作下,大家终于找到了孩子。为表达感谢,杨春燕把事发经过发在社区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numeiaa.com/zyjr/5268.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