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门把毒品当零食,全民沉迷吃草,这个

提起也门,多数人对这个国家的印象是贫穷、战乱、饥饿、落后与不安。

但其实也门地处中东最富裕的阿拉伯半岛,周围的邻居都是沙特、卡塔尔、阿联酋、科威特这种富得流油的国家。

甚至从地理位置来看,也门还拥有着得天独厚的条件,因为它扼守着亚丁湾和红海。而这两个海湾正好是苏伊士运河和印度洋的出口,海运极其发达。从这些条件来看,也门本应有着美好的未来,但事实却完全相反。

当我们真正了解也门这个国家的时候,会发现一个奇怪的现象。

也门民众的嘴里总在咀嚼着一种草,这种草似乎有魔力,让每个“吃草”的也门人都能露出飘飘欲仙的神情。在也门,人们宁愿不吃饭,也要“吃草”。在街上,经常能看到聚众“吃草”的景象。

“吃草”给也门民众带来了快乐,但同时也让他们坠入了深渊。

这种草到底有什么魔力?为什么也门人对此如此沉迷?也门又是如何被一棵草拖入深渊?这个国家还有救吗?

也门人为“吃草”能有多疯狂?

也门人吃的这种草叫做恰特草,同时也被叫做巧茶或者是阿拉伯茶,还有人直接称这种草为“东非罂粟”。

严格来说,也门人并不是真的将恰特草吞进肚里,而是放在口中反复咀嚼。

这种恰特草的汁液里,含有一种低毒兴奋剂卡西酮生物碱。食用后,会刺激我们的大脑,让人感到无比兴奋且精神十足。与此同时,食用者会感到十分愉悦。

但因为恰特草具有极强的成瘾性,所以很多国家都明令禁止国民食用,并将这种草列为毒品。

可在也门,食用恰特草却是合法的。因此恰特草对也门的荼毒,也越来越深。

最开始的时候,在也门只有成年男性会咀嚼恰特草。随着时间的发展,食用恰特草的年龄越来越低,全民咀嚼恰特草已经成为一种风气。上到精英贵族,下到贫民百姓,都不能免俗。

有的也门人家里,还有专门的咀嚼恰特草房间。这类房间里通常没有什么家具,只有几个枕头,供咀嚼者倚靠。房屋的中间就是摆放恰特草的位置,大家坐在这里,一嚼就是几个小时。

据说,就连政府官员也会一边嚼恰特草,一边开会。

在这样的风气下,如果有人递给你恰特草,你拒绝咀嚼就会被视为非常不礼貌的行为。有很多外国记为了获取更多的信息,也会主动参加恰特草聚会。

即便有些也门人对这种行为非常反感,但也被裹挟着不得不嚼,最后成瘾。

恰特草虽然是低毒兴奋剂,但据调查研究显示:长期大量咀嚼恰特草会造成一系列的身体问题。比如睡眠障碍、身体虚弱、免疫力下降等等。

除此之外,因为咀嚼恰特草时,大量的植物残渣会堆积在口腔内,会导致口腔疾病和肠胃类疾病。也门国内因为咀嚼恰特草患上口腔癌和肠胃癌的人,更不在少数。

但即使如此,也门人也无法放弃恰特草给他们带来的快感。

宁可挨饿,也要“吃草”

也门作为世界上极度贫穷的国家之一,全国有一半的民众都吃不饱饭。但是令人匪夷所思的是,也门民众宁愿饿着肚子也要购买恰特草。

据相关数据显示:也门总人口万左右,每天在恰特草上的花费高达万美元。也就是说,也门人每天在都要花费一美元来购买恰特草。

每天一美元看似不多,但若是长此以往,对于贫穷的也门民众来说,可不是一笔小钱。但不论我们这些外人如何担忧,大多数的也门人依旧会用一半的家庭收入,来购买恰特草。

作为一个十足干旱的国家,也门境内能够生长农作物的土地不足3%。但为了能够满足恰特草的供应,也门人不惜将原先种植粮食的土地改为种植恰特草。

年时,也门国内的恰特草产值比小麦高出了8倍。

因为恰特草一年可以多次摘取,获利周期短。很多农民甚至放弃了有百年盛誉的摩卡咖啡的种植,不断扩大恰特草的种植面积。

看似恰特草能够让农民们获利,但实际上,他们放弃的小麦、咖啡可以出口,能够帮助国内经济的发展。而恰特草,就只能自产自销,这也导致也门的经济越来越差。

不仅如此,种植恰特草对于也门本身也是一种毒害。恰特草虽然是一种比较耐干旱的植物。但要想长势好,就需要水的灌溉。

也门本就是一个缺水的国家,境内一条常流河都没有。人均用水量,更是世界垫底。但即便如此,也门人还是将宝贵的水资源用来浇灌恰特草。

为了解决问题,也门政府也多次呼吁提高种植恰特草的税收,以此减少恰特草的种植面积,但效果非常不理想。民众反应非常强烈,完全不肯接受减少恰特草供应的日子。国际社会也做出了许多努力,为也门提供物资援助。

但是物资援助不仅没有改变也门人的陋习,反倒让也门的人口数量爆炸。对于大多数国家而言,人口可以带来红利。但是在也门,这种理论完全不通。因为沉迷于咀嚼恰特草,也门人工作的时间大大较少,不仅工作效率低,人也因为经常“吃草”而精神恍惚。

就这样,也门人因沉迷“吃草”,在工业和农业上毫无建树,农业用地也因为当地人不断扩大种植恰特草的面积而连年萎缩。以至于到现在,国际社会也没有办法解决问题,也门也依旧在贫困线上挣扎。

那么也门还有救吗?

也门的破局之法

我们客观的分析,也门的先天条件并不差。想要破局,也并非不可能。只是,这需要也门人民痛定思痛,真正觉醒。

依托石油、天然气振兴经济

也门地处阿拉伯半岛,石油储量尤为丰富。根据美国能源信息署发布的数据:年,也门的原油储量大约有30亿桶,居于世界第26位。也门石油地质总储量更是达到了亿桶,并且都以轻质油为主。众所周知,也门周围的国家早都靠着石油发家致富了。

尤其是前阵子在国际上大出风头的卡塔尔,其富裕程度让全世界瞠目结舌。而也门,从资源条件上来看,完全有资格依托石油完成经济发展。

不仅如此,除了石油资源丰富之外,也门的天然气储量也排世界前列。

据悉,也门目前已探明的天然气储量达到了17万亿立方英尺,居世界第27位。要知道,能源在国际社会里,是实打实的硬通货。尤其是在现如今俄乌冲突的大背景下,大家对于能源重要性的认识,又多了几分。

换句话说,能源这张牌,是一张发展的王牌。但对于也门来说,有能源,还需要有开发的实力,不然一切都只是“纸上谈兵”。

依托优越的地理位置发展海运

文章开篇我们提到,也门在中东的地理位置其实非常优越。位于亚丁湾和红海之间,是十分重要的交通枢纽。尤其是在年苏伊士运河通航后,亚丁湾的商业价值以及战略价值变得越来越重要。

其实在英国殖民也门时期,亚丁港口曾经是世界大港,每天出入的船只数量很多,十分繁忙。如果现在,也门能够重新开发亚丁港,利用好自身的地理优势,完全可以在当下的海运体系里分一杯羹。

只是,对于也门而言,不管是开发石油还是发展海运,都是治标不治本。也门真正需要解决的,是内乱。

也门贫穷的根源

也门因为地理位置,一直以来都是兵家必争之地。大国为了控制红海海峡,开始轮番对也门进行控制。而在不同国家的入侵当中,也门国内出现了信奉不同教派的民众。不同信众之间势同水火,对立严重。而这也为也门独立后一直无法统一,埋下了隐患。

复杂的历史遗留让也门难以自洽

自“事件”之后,中东发生巨变,“阿拉伯之春”爆发,也门局势更加动荡。但是对于也门而言,政治上的四分五裂,不只是“阿拉伯之春”带来的后果。

一直以来,也门内部就十分分裂,也门独立后因为亲西方国家的势力和亲苏联的势力水火不容,各立门户被称为北也门和南也门。双方因为利益不同、意识形态不同,所以内部争端不断。

而在苏联解体后,南北也门统一。因为南也门面积比北也门更大,自然资源更丰富而且地理位置更重要,所南也门人民认为南部应当分配更多的利益。但是当时的也门政府却将南也门的获利,收入囊中,由此导致南部民众心生不满,最终在年爆发了内战。

自此,也门局势越来越糟,各种部落势力崛起,其中就有胡塞武装和“基地组织”。这两大武装势力,分别盘踞在也门南北两侧,相互对峙。

教派斗争下的权利分割

刚才我们提到过,也门历史上因为地理位置的重要性,遭到过不同国家的入侵。而这些殖民者在统治也门时期,留下了不同的教派体系。而在也门内部,什叶派和逊尼派之间的矛盾也从未消失。

事实上被认为是什叶派的胡塞武装与基地组织之间的斗争,更像是沙特和伊朗之间博弈的缩影。近些年来,胡塞武装势力不断增强,控制范围不断扩大。而这种“胜利”被以沙特阿拉伯为首的海湾国家,认为是伊朗在背后搞鬼。

沙特是逊尼派掌权的君主国,而他们对于安全的核心诉求就是打击、遏制伊朗为代表的什叶派政权。对于其代理人,沙特更是不能放过。而在沙特看来,胡塞武装就和伊朗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年的时候,沙特情报部门表示:也门政府拦截了一艘装满常规武器的船只,而各种迹象表明是伊朗在向胡塞武装运送包括AK-47和火箭弹在内的武器。

而这条消息,让沙特更加确定胡塞武装背后有伊朗的支持,双方的矛盾也越来越深。因为信仰的教派不同,沙特阿拉伯和伊朗之间的争斗,从古至今从未停止。双方都视对方为异教徒,欲除之而后快。

一直到现在,伊朗和沙特、以色列之间的关系也是非常紧张。不仅如此,也门的政府军也是毫无作为,内部山头林立,经常出现不听从中央指挥的情况。

由此可见,也门的内部有矛盾,外部有博弈,如此环境下,也门必然不会有长远的发展。而也门人民在水深火热的日子里,将精神寄托在恰特草上,以换取片刻的欢愉,似乎也成为了可以理解的事。

结语:

复杂的历史经纬,让也门在国家建设和发展中没能找到最适合自己的那条路。而在各种势力的博弈下,也门沦为了教派斗争和权利斗争的牺牲品。与其说也门是被一棵草毁掉的国家,不如说是被内乱消耗掉的国家。

沉迷“吃草”只是也门病症的表象,真正的症结在于无法统一的势力。

守着上千亿吨的石油,但却没有开发的条件;守着丰富的天然气,但却因危险的地缘环境,无法变现。说到底,也门贫穷的根源就是战乱。

或许有一天,当也门重回平静,也门人民对生活也会有新的向往。在国家政策的配合下,恰特草也将会消失。人们不再沉迷于卡西酮带来的短暂刺激,而是追求精神的富足。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numeiaa.com/zyjr/8714.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