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南太平洋斐济与澳大利亚正中间的新喀里多尼亚(NewCaledonia)是法国现在海外最大的殖民地。它与新西兰一样是在地壳运动中同时从澳大利亚分裂出来的。
远望利芙岛
绕过岛角
陡直的悬崖
看见细沙滩
这边山腰中是基督教堂
这边山顶上是天主教堂
利芙是个坐落于珊瑚海中的小岛,其埃索港(Easo)意思是烟火之地,十七世纪这里曾经是烧火熬制鲸鱼油的地方。这里与其说是港口,我看说是小游艇停靠站更合适。因为围着岛周围的全是成片的珊瑚和礁石组成的浅滩,别说我们的巨型邮轮进不去,就是稍大点的船也无法靠岸。好在浅滩上架设着长长的栈桥,我们的邮轮停在海上,依靠船上的救生艇往来于栈桥。尽管麻烦,但就是那大片白色细沙的珊瑚滩吸引着我们争先恐后地蜂拥而上。小岛美丽而简单,除了自然景观就是点缀在其中零散的几个小村落,巧合的是岛的两边各立着个分属于天主教和基督教的教堂。基督教堂不小,全用大石块垒成,在炽热的阳光下宽敞的室内显得格外阴凉,而始建于年的天主教堂比较简陋,却占据着岛上最高也是最隹的位置,尽管要爬上小山顶才能抵达,但从这里可以一览海湾全景,可以说是小岛风景最胜之处。
一片浅滩诱人
邮轮只能泊在外面,再坐小艇到栈桥
好不容易来了这么多游客,岛民们像过节的聚集在一起
脸上都画着花,带着笑
编织
先看看海湾沙滩
岛上植被很茂盛
处处椰林
岛上像花园,这树开黄花
这树横着长
倒立趋势
海岸边布满树木
可以从不同地方欣赏我们的邮轮
水色由浅入深
椰树风光
小海湾
半圆形的海湾
路口的十字架
基督教堂
岛民的住房
接着我们看西面风景
西面一路上山
枯而不死
开向大海
岛顶的天主教堂
从这里可以欣赏整个海湾
岛上也有些游览车招徕着游客,但这次我们觉得面对眼前延绵不断的环岛美景还是选择徒步自由行更为明智。上午我们朝东走,下午则是往西行,中间还有时间回到邮轮午歺,可以说这是我们整个行程中既轻松又愉悦的一段。东面海岸线以千奇百怪的礁石为多,风高浪激,白浪翻卷,蔚为壮观。西部则多是珊瑚白沙,在成片椰树林的遮掩下煞是好看,真是浪漫休闲的好地方。很多游人都喜欢在这里游水、浮潜、日光浴。值得一提的是,这里是世界上珊瑚群最丰富和保护最好的地方之一,是潜水爱好者的天堂。
可以欣赏海下珊瑚
树下纳凉
告别利芙岛
靠近努美阿
魅力小岛
努美阿的市区交通很方便,我们乘车游览了整个城市的主要景点。山顶的观景点是游客必到之地,从这里可以俯瞰整个城市美景。炮台山也是不错的地方,几尊古炮直指大海,海湾美景尽收眼底。到了岛国不可不看看海洋生物,这里的水族馆(AquariumdesLagons)在当地颇有名气,我看与其他水族馆大同小异,具有特色的倒是里面展示的珊瑚。给我印象最深的还是位于岛角的新吉巴鸟文化中心(TjibaouCulturalCentre),这是个有着独特造型标志物的景点。中心内设有土著屋、演出场、多媒体文化中心等,引人注目的是中心的那一列八座耸立着的展示厅是仿土著尖屋的钢木建筑,既具民族特色又有现代艺术性,现在这里也是努美阿的地标之一。
引航船领引入港
码头开始繁忙,我们开始游览
首先来到山顶看全景
努美阿城市不小,从不同角度看全景
远处珊瑚海
下山时又开始细雨
炮台山
来看水族馆
怎么冒出来的
欣赏不同的海滩
观海人
火车形状的游览车
要了解当地历史文化就来看看新吉巴鸟文化中心
这个中心的建筑外形有特点,也是城市的新地标
中心内容很多,占地很大,八座建筑实际上是八个展示历史文化的展厅
特点是建筑材料使用了很多木材,是钢骨木架组装式建筑
里面是长长的走廊相连
中心也有尖顶的原始土著屋
这种尖顶屋很阴凉,在热带很实用
来到市中心的椰林公园
这里还是属于法国,所以立着法国的戴高乐将军
公园有大道也有广场
首脑机关所在地
街中心立十字架似乎是法国的特点
老街道都很窄
商业街
这里是中国城
这个唐人街看到的越南人多
这个教堂是努美阿市最古老的建筑
岛上山势平缓
码头告别式
离开美丽的港湾
新喀里多尼亚在逐渐远去
阳光、沙滩、海浪、椰树、珊瑚、礁石......这就是上帝赐予新喀里多尼亚同时也无偿赐给世人的。客观的说,新喀里多尼亚是我们这次航行中到过的最有旅游价值的地方。这里既有星级宾馆林立的现代都市,又有分布着众多度假式酒店的郊野乡村;既有南太平洋最美丽的珊瑚海景,也有丰厚的传统文化和历史遗迹。相比其他岛国,这里的交通及旅游设施也更加完善,是个比较适合自由行的旅游目的地。但要注意这里一是物价高;二是法语地区,讲英语的不多;三是岛国地域广,尽管岛与岛之间有飞机往来甚至还有独特的水上Texi船,但费时不短。当然,只要能安排好充足的时间,事先做足功课,就完全能够在这里享受到世界上最好的岛国休闲行。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