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建筑大师如何运用混凝土艺术元素(6)
混凝土质感的魅力(2/2)
郭学明
(沈阳兆寰现代建筑产业园有限公司)
点击查阅前文:混凝土质感的魅力(1/2)
距离沃斯堡当代艺术中心不远,是著名的金贝儿博物馆,由两位世界建筑大师分别设计了一期和二期工程。一期工程是路易斯·康的作品,非常精彩地运用了混凝土艺术元素,我们在本系列第5篇《对比与点缀》中做了介绍。二期工程是意大利高科技派建筑大师、普利兹克奖获得者伦佐·皮亚诺(-)设计的,他也是路易斯·康的徒弟。二期工程运用了金属、玻璃、水、混凝土元素(如图11所示)。
图11皮亚诺设计的沃斯堡金贝儿博物馆(二期)
皮亚诺最擅长运用金属和玻璃,他与罗杰斯合作设计的巴黎蓬皮杜艺术中心就是玻璃和钢管组合的建筑。他的非常著名的作品,位于南太平洋的努美阿艺术中心,则是木材与金属的结合。当笔者看到金贝儿博物馆二期时,有些吃惊—皮亚诺也“玩”混凝土。
金贝儿博物馆二期工程建于年,是当下最时尚的建筑之一,受到建筑界的好评。皮亚诺将清水混凝土的质感、轻金属质感和玻璃质感融合在一起,形成对比与呼应,得体地表达了建筑的现代性。
在这座建筑中,建筑外墙、柱子采用抗压性能好的混凝土;梁采用抗弯性能好的轻质高强金属合金;屋顶则采用采光好的玻璃(如图12、图13、图14所示)。力学性能各得其所,质感搭配协调自然。
图12(左)金贝儿博物馆(二期)清水混凝土墙柱、金属梁、玻璃屋顶
图13(中)金贝儿博物馆(二期)入口处清水混凝土墙、柱
图14(右)金贝儿博物馆(二期)清水混凝土墙
博物馆室内用了清水混凝土质感墙,与木地板形成对比(如图15所示)。皮亚诺的清水混凝土与安藤忠雄一样,也是细腻平滑的质感(如图16所示)。
图15(左)金贝儿博物馆(二期)室内清水混凝土墙
图16(右)金贝儿博物馆(二期)清水混凝土质感
接下来我们看看扎哈·哈迪德(~)是如何运用混凝土艺术元素的。
人们对扎哈的非线性曲面建筑了解比较多,这些与众不同、奇形怪状的建筑让许多人喜欢上了这位全世界唯一的女性普利兹克奖获得者。
扎哈的非线性曲面建筑大都是她年获得普利兹克奖之后的作品,而获奖之前的作品,也就是把她推上建筑界最高荣誉领奖台的那些建筑作品,大多是线性的清水混凝土几何体,包括德国维特拉消防站、威尔城园艺展览馆、法国斯特拉斯堡汽车总站、奥地利伯吉瑟尔滑雪台等。
建筑师大都成名较晚。扎哈·哈迪德43岁才建成第一座作品,尽管之前她参加建筑设计大赛屡屡获奖,但这些设计都没有变为现实。
扎哈第一座建筑作品是建于年的德国维特拉消防站,这是一座充分运用混凝土艺术元素的作品:简洁利落的造型,张扬的钢筋混凝土薄板和朴实的混凝土质感(如图17所示)。这座建筑问世后即获得了建筑界广泛的鍖椾含閭e鍖婚櫌娌荤枟鐧界櫆椋?鍖椾含鐪嬬櫧鐧滈鍝鍖婚櫌鐤楁晥濂?